輔導材料
教輔資料:要想賣好有絕竅
離2006年高考還有一段時間時,有關高考的復習參考書、填報志愿指南等書籍已經開始熱銷。排隊付款的隊伍都有二三十米長,每位家長的手中都捧著厚厚一摞,多的有20多本,少的也有五六本。
推薦:高考資料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要賣得好有三個訣竅:出得早,宣傳得猛,還有一個就是名人效應,名校名師或者高考狀元的推薦。當然,還有一種秘而不宣的方式就是作為教學參考書了,這個路子不是一般人走得通的。
考后旅游
旅行社也相繼推出了專門針對高考生的旅游線路。過去,箱包、新衣和一些簡單的床上用品,是家長為剛剛參加完高考的孩子準備的禮物,而現在,這些東西似乎已顯得太過微薄,筆記本電腦、MP3和手機成了準大學生們的必備行頭。
調查數據
根據網站調查,大致有了以下的數據:
您如何看待時下高考經濟狂熱的現象?
高考經濟完全是被商家炒作出來的55.17%
高考市場巨大,高考經濟熱屬正常 34.48%
不認為高考經濟很熱10.34%
專家評論
經濟現象的健康發展,應該建立在理性消費的基礎上。近年來高考經濟的興起,固然有市場的考量,但也存在許多不切實際的造勢,極易導致畸形發展。專家指出,它是靠“吞噬考生身上的養分來維持的”。的確,對于如此寄生在考生這一特殊載體上的“高考經濟”,有必要理性看待,冷靜思考。像很多與高考不沾邊的廣告宣傳,為了炒作,都貼上了“高考經濟”的標簽。其實大多數商家看重的只是經濟利益,只是借助“高考”這一平臺進行炒作罷了。
對此,專家指出,正常的補充營養和心理輔導是必要的,但一些以高考為名的“消費新品種”和商業宣傳,則不僅是勞民傷財,而且還容易引起社會問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