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師宴
東北財經大學教授王玉霞認為,高考經濟是被考生家長和商家共同催生出來的。這種所謂的“經濟”在幾年內是不會消除的。王玉霞希望家長在為“高考經濟”買單時,能更多地保持理智,而商家在以高考為商機賺錢時能多一些誠信。
這一切大部分都是商家的刻意炒作,利用亟須改革的高考制度,利用考生和家長渴望成才的心理,制造出一種畸形的消費。
由于我國的國情國力所限,不可能讓每一個渴望學習的學子,都能夠進入大學深造,只能沿襲歷史上的考試制度,采取擇優錄用的方法,讓少部分人進入高校讀書。莘莘學子年年寒窗苦讀,日日挑燈夜戰,全都化作考場上的奮力一搏。老師的教誨,家長的期望,親友的關心,社會的關注,這一切也全都變成一種不堪忍受的重負,讓考生們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本應該為考生創造一個平和的環境,給他們更多的寬容與幫助。可是,狂轟濫炸的商業炒作,連篇累牘的廣告宣傳,把本來已經很緊張的氣氛搞得更像如臨大敵,把已經背上惡名的“黑色六月”,攪得更黑。
如此看來,進行口號制造,善于名詞創新,確實是國人的強項。俗話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華夏大地,人多口雜,就更容易起哄架秧子,把原本挺好的“經濟”這個詞,四處濫用,將“高考”和“經濟”硬給聯姻,鬧不清到底是“高考”把“經濟”侮辱了,還是“經濟”把“高考”糟踐了。
如果從高考前就這么“經濟”下去,一般家庭絕對扛不住。從喝健腦補藥,參加“高考補習”,進行“心理咨詢”;到住“考生賓館”,吃“高考套餐”,乘“高考的士”,吸“考生純氧”;臨了,再舉辦什么“狀元宴”“謝師宴”。這一圈下來,少說也要四五千元,幾乎是一個下崗職工一年的生活費,一個大學生一年的學費Cye.com.cn。對廣大百姓來說,這哪里是什么“經濟”,純粹是高消費,額外的負擔。
政府整治
幾乎每年都是高考季節還沒到來,“高考經濟”已經如火如荼。多年來,因為擁有千千萬萬考生,在社會上擁有“超高人氣”,在許多人的眼里,高考就像一座巨大金礦,蘊藏著無限商機。于是,高考幾乎成了“唐僧肉”,誰都想咬一口,誰都想撈一把。這種現象愈演愈烈,也有政府部門的一份“功勞”,一些地方政府甚至認為,高考可以拉動GDP的增長,即便有些亂象,也不要干預。
“高考經濟”對考生的積極意義值得商榷。題海戰術,大量習題集反而加重了考生的備考負擔;喧囂的“高考經濟”,不僅干擾了正常的學習和考試環境,也擾亂了考生和家長的正常心理;五花八門的“高考作弊服務”、“高考移民服務”等等,更是嚴重損害了高考公平,嚴重破壞了高考秩序。站在高考全局想一想,在利益的驅逐和紛爭中,“高考經濟”也損害了廣大考生的切身利益。
高考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統籌協調、科學決策;也需要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爭取各界的理解、認同、配合和支持。然而在現實中,由于社會環境中種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一些高考改革舉措出臺后,時常遭遇意想不到的阻力和“圍剿”,使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在高校自主招生過程中,新穎的考試內容剛剛公之于眾,立刻就有出版社組織“專家”“名師”分析點評,各種“仿真試題”、“模擬練習”正式出版,成為考生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紅寶書”。旨在考查學生綜合素質的自主招生考試,一不留神就會演變成傳統考試的翻版。
隨著高考改革進入深水區,整治“高考經濟”已勢在必行,政府有關部門應責任明晰、舉措到位、整治得力,還萬千考生一個平靜的高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