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艷 王格/文 王曉瑩/圖 發布時間: 2007-1-4
站在2007年的起點上,回顧2006年家居界的驚心動魄,不能不說這實在是一個多事之年。2006年有太多的事情值得總結,但能夠最終被大家記下的,或許只有我們歸納出來的10件大事,它們已經在家居業的年輪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記,即使再過很多年,或許還會一次又一次地被人們提起。
事件一:
歐典虛造“德國總部”曝光
無論是按時間順序,還是看轟動效應,歐典的“總部門”事件在各種名目的年終盤點中都穩居榜首。
2006年央視“3·15”晚會上,北京歐德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的歐典地板被曝出其“德國總部”子虛烏有,這個頭頂“消費者信得過品牌”光環的企業如此“不厚道”讓有關部門震怒,好在其OEM商吉林森工給了歐典“好質量”這根“救命稻草”,加上北京十大賣場的聯合“求情”,原定的“欺詐”罪名最終被裁定為“虛假宣傳”,罰款750萬元。
商報續寫:炒作到登峰造極之時,一旦摔下來就缺胳膊斷腿。歐典沒有因為罰款傷筋動骨,它還想東山再起。時隔半年,歐典掌門人閆培金在9月底公開道歉,不過他講了一個“誤印2004年企業宣傳冊”的故事,引得業界指稱歐典此舉錯上加錯,“糊弄”消費者。而各大賣場里,打著“洋血統”擦邊球的地板品牌并不在少數。只要消費者“崇洋媚外”的心態沒有改變,一個歐典吃了虧,千萬個“歐典”也會跟上來。
事件二:
家世界家居易主家得寶
2006年12月13日,半年前就風生水起的天津家世界家居收購案終于塵埃落定,家世界董事長杜廈在這一天與家得寶正式簽署協議,因為美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的參與,家得寶收購家居的簽署會也成了近年來家居圈最有面子的一場。
這大筆一揮,多少懸著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來了,因為根據雙方約定,家世界家居全國12個連鎖超市的3000多名管理人員及員工將保留一年的留用期,家世界旗下家樂超市斷裂的資金鏈靠著“親兄弟”家居出售全部經營權換取的7億元也總算可以接上了。10歲生日之際的家世界家居,在歲末年初之時,畫上了一個相對圓滿的句號。
商報續寫:家世界家居易主家得寶,被譽為是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前奏中的一個章節,自然是2006年中國家居圈一等一的大事件。今年1月1日,日歷翻開了新的一頁,“家世界”向“家得寶”的企業品牌過渡也在這一天開啟序幕。高高懸掛的“家得寶”招牌讓很多人羨慕,因為一個本土企業搖身變成了全球零售業最“牛”的外企,但易主背后的辛酸可能只有家世界和所有中國家居建材超市才清楚。
事件三:
萬家燈火驅逐家裝公司
2006年12月2日,圣點、亞光亞、莊點等家裝公司在接到萬家燈火裝飾城的“逐客令”后撤離。到今年1月10日之前,萬家燈火內的裝飾公司將全部清空,其攤位將與萬家燈火二層燈飾區合為一體。趕在年終盤點之前,好久沒有動靜的萬家燈火因為此事擠進了2006年大事件排行榜,并且“位高分重”。一向穩重行事的萬家燈火總經理井然開始奔走于各大媒體的訪談現場,對率先“開涮”家裝公司的壯舉進行輕描淡寫的自我剖析。
商報續寫:如果把大賣場比成一張嘴,那么進駐的商戶就是牙齒,可家裝公司為了爭食“齜”出來,“擠”了別的牙齒還“咬”了嘴,唇齒相依的關系就不復存在了,其表現還有很多種:集美在10月就趁新的品牌旗艦店開業暗中“擠兌”了家裝公司一把,將家裝公司的營業面積砍掉一半,居然之家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建自己的裝飾裝潢中心。萬家燈火干脆把那些不乖的“牙齒”全拔了,只是拉開了“排擠”家裝公司的大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