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意識到這種挑戰嗎?
對此,李開復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并不認為代理商越多越好,Google在中國的團隊有限,簽那么多代理商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而且我們沒有營業額的壓力。我們只在乎一件事——有多少中國用戶在使用Google,對Google的忠誠度有多高。”
Google公司的人士在一次校園推廣中自豪地說,Google用戶的轉換率(有效點擊和點擊總數之間的比率)要高于百度。這說明,對于廣告主來說,Google用戶的點擊更有意義,因為他們更有社會地位,更有購買力,比那些使用百度搜索盜版的MP3格式歌曲,或者去“百度貼吧”這樣的網絡社區看帖子的人,更有可能為自己帶來生意。
但是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沒有足夠的用戶點擊量,即使轉換率再高,對于客戶來說,回報仍然有限。
“Google中國現在仍然可以用高端用戶和成熟用戶的高比例來安慰自己,但這個安慰未免太虛幻了。沒有用戶基數的高端,只是自欺欺人而已。”互聯網獨立分析人士洪波說。
當然,Google在中國的挫折并不完全來自于“自欺欺人”。
“國外互聯網公司在中國的失敗原因,很多是中國人說不出口的。”北京正望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呂伯望說。
對于競價排名業務,搜索業界通常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搜索結果不收費,搜索頁面右側為廣告位,實行競價排名,代表是Google;另一種是搜索結果和搜索頁面右側都是廣告位,代表是百度,這種做法實際是把廣告與搜索混淆,有損搜索結果的客觀性。
來自正望咨詢公司的分析報告表明,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中,有2/3到3/4的受訪對象并不知道,自己使用百度進行關鍵詞搜索的結果是不客觀的,和廣告相關。
“(百度的)這種競價排名的方式在其他國家的市場都出現過,最后都失去市場的生命力,我相信在中國也一樣。”郭去疾說。
比起搜索廣告不分的競價排名,惡意點擊雖然是Google在全球市場已經面對的問題,但是也許在中國,這一問題更嚴重。
2006年8月3日中午,北京一家民營醫院——安定門中醫醫院的院長劉文華在百度總部所在地的馬路對面,樹起一條橫幅,上面寫有:“百度競價欺騙客戶,惡意點擊非法斂財,要求立即停止欺詐行為,公開賠禮道歉,全額退還廣告費”。
劉文華一直是百度競價排名服務的大客戶之一。從2003年開始,他前后一共購買了1000多個關鍵詞,花費400多萬元。在百度搜索欄輸入關鍵詞“子宮肌瘤”,點擊其中的“北京天倫不孕不育醫院專業治療子宮肌瘤”,就進入劉文華相關的網站。從2006年6月開始,劉文華發現每月向百度支付的金額增長得很快,經過第三方機構檢測,發現大量惡意的點擊來自于一個與電影、色情和娛樂內容有關的網站。
這家網站參加了百度的主題推廣,就是相當于Google的“Adsense”業務——把百度的文字廣告放到相關網站,網站用戶通過點擊該文字鏈即產生競價收入,網站主就可以從百度獲得相應的傭金。
呂伯望說,中國有眾多的網站收入有限,需要靠點擊來獲得一點收入。同時,制造點擊數仍然是為數眾多的網站獲得風險投資青睞的最重要途徑。
倪英偉認為,從利益驅動上看,無論是廠商的競爭對手,還是參加搜索引擎的廣告聯盟(Adsense)的網站,甚至包括搜索引擎本身,都沒有消除點擊欺詐的短期動力。“制止點擊欺詐只能靠道德。”倪英偉說。
雖然與百度的合作并不愉快,但是劉文華仍然選擇了百度而不是Google.他解釋說,因為Google對于關鍵詞的審查比較嚴,很多關鍵詞的申請不能被Google通過。
“只要是《廣告法》不允許的,在Google那里就通不過”。劉文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