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者婧/文 王曉瑩/圖
“結賬時候才知道一盤拍黃瓜居然要58元!”謝先生講起在酒樓的不愉快就餐經歷還是余怒未消。春節黃金周過去了,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發布的消息卻讓人錯愕,長假以來,“上帝們”對餐飲服務方面的投訴最為集中。
面對這些餐飲行業的“貓膩”,作為“上帝”的我們,你注意到了嗎?或者說,你中計了嗎?

返券——虛設的消費誘餌
“吃夠多少元送代金券……”這在京城不少酒樓餐館早已是一個普遍現象。“返券”對于一直死板做生意的餐飲圈,本是個有創意的好事,可這消費券往往用起來卻讓人頭疼,種種限制讓消費者不經意間走進了商家設下的“消費陷阱”。 春節期間,周先生和幾個朋友在某火鍋城消費200元,結賬時得到兩張面值30元的代金券。兩天后,周先生再次來這家火鍋店消費了100元,結賬時服務員告訴周先生,消費券每次只能用一張30元的贈券,而且不包括酒水,其余要現金。對此,周先生有些氣憤,如果第一次消費的時候,火鍋城告訴他用這個券還有這么多規矩,他寧愿不用這贈券而去其他飯店消費了。
這種情況在京城一些酒店并不少見,陽光三千里、鶴千里等烤肉店門外都掛著醒目的標牌“吃100返30”。而在米斯特比薩、比格自助比薩、呷哺等諸多快餐店都是返券的“擁護者”。贈送的代金券要么規定時間段使用,要么規定一次只能用一張,甚至還限定某種食品、酒水、海鮮、主食、包間外用餐等。如果消費者事先不問,服務員也不會主動介紹哪些返券,哪些不返券,只是當消費者結賬時,服務員才會告知消費者。
一位餐飲圈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般人拿到代金券往往為了花掉贈券都會來再次消費,代金券正是抓住了消費者的這種心理。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代金券只不過是一個虛設的“誘餌”。
招術解析
時間:返券的使用常常被限定為午餐或晚餐,甚至只能在下午2點至5點使用,使持券人消費感到很不方便。
額度:返券通常每餐只能用一張,或一人只能用一張。同時消費者必須用現金消費到一定額度,才可使用返券。
返券:餐館在提供返券優惠時,常常會限定部分菜品不參加返券,而在其宣傳材料中又沒有特別指明,很多消費者在結賬時才發現,自己的消費金額雖然已經達標,卻得不到應有數額的返券。
地點:許多餐館返券都限定在大堂,包間不允許使用,好多消費者在包間用完餐后,最后才被告知返券不得使用。
贈品——“精心”勾兌的美酒
一壺涼茶,一杯啤酒,幾碟小菜,如今在餐館等候上菜時,服務員往往都會奉上這些最基本的免費“贈品”。然而,這些看似實惠的飲料酒水卻往往要消費者為此付出健康的代價。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只要進飯館,一落座就有服務員倒上一碗免費茶,讓人不由地心生暖意,但是現在“免費茶”似乎也在變味,一些消費者認為,“免費茶變了味,有時喝的甚至是垃圾茶。”中國質量萬里行曝光,餐廳免費贈送的茶水有不少是“垃圾茶葉”泡制而成,茶葉除了農藥殘留物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以外,其超標的重金屬含量,還會導致肝臟、腎臟等人體器官的慢性中毒。這些茶水以“免費贈送”的面目出現,消費者即使發現質量有問題,也難以投訴。
春節期間,張小姐和同事到某肥牛火鍋城聚會用餐,該餐廳服務員告知,當天來消費的顧客都可以獲得免費啤酒,但只限扎啤。張小姐和同事要了一杯免費扎啤,品嘗后發現,扎啤的味道十分清淡,并且不像普通啤酒那樣起泡沫,口感和白開水并無兩樣。
還有些酒樓剛剛時興起來贈送果汁,比起贈送啤酒、茶葉來,這種打著健康招牌的免費果汁剛一興起就招來了消費者的喜愛。但記者就曾親眼目睹了一份鮮榨橙汁的制作過程。根據顧客的不同選擇,酒樓的服務人員會準備不同的果汁配料,主要是些果葡糖漿。然后將大半瓶純凈水、一顆早已剝好的橙子一起放入榨汁機,按下攪拌機開關,不到3分鐘,鮮榨果汁便做好,可以端給顧客了。
對于這種免費酒水飲料,餐館服務員往往會振振有詞地說:“免費的東西能好到哪里,想喝就喝,不喝就倒,反正沒收你的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