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影集團新聞發言人翁立介紹:“因為《變形金剛》在中國市場有廣大的群眾基礎和觀影需求,因此該片的引進速度很快,僅比美國晚一周,目前《變形金剛》已經制作了540多個拷貝,預計國內票房收入將超過1億元人民幣。”至于是否可以打破《蜘蛛俠3》在此前贏得了1.4億多元的票房紀錄,我們拭目以待。
金剛變形入手機
隨著令人血脈沸騰的影片上映,各種衍生產品也將同期熱賣,為廣大變形金剛迷再添一把火,Activision公司已經與“孩之寶”公司簽訂合同,取得了除日本之外全球地區的《變形金剛》游戲改編權。《變形金剛》系列的第一款游戲已于2007年7月4日與電影同時上市。游戲版《變形金剛》取名為《Transformers: The Game》,基于PC、PS2、PS3、Wii、Xbox360、PSP、DS等幾乎所有游戲平臺。而“孩之寶”公司還計劃將變形金剛推向手機游戲、手機鈴聲等更為寬廣的領域。
創意訪談

《變形金剛》帶著中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輕人的熱血記憶,明天晚上就要與北京觀眾見面了。“《變形金剛》選擇在這個時候卷土重來,是經過周密策劃的,有大量數據做支撐。中國動畫片趕上《變形金剛》,需要10年,我認為這個數字比較符合實際。”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院長路盛章表示。
這個曾經卷走了中國50億元人民幣的動畫大片,這次還會在中國創造什么樣的財富輝煌,大家拭目以待。然而,和《變形金剛》今日的輝煌比,中國的動畫形象黯然失色,不管是有沒有知名度,往往是開發出來,就銷聲匿跡了,哪吒、黑貓警長,這些動畫形象曾經在中國的孩子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然而,經濟價值現在為零!
動漫界資深人士金城認為,中國的動畫片之所以不能像《變形金剛》這樣常盛不衰,是因為內地動漫投資商投機心理太嚴重。一部動畫片往往需要3年才能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而有良好的收益需要5年,但一般的投資者是不愿意做這種長線投資,他們總以為有了人才,有了創意,拿出作品就要盈利,但市場是需要有品牌的,沒有打品牌的概念,中國動漫界只是人來人往,投資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黑貓警長當年有人接著做,那會是多么好的賺錢時機,但現在失去了賺錢最好的契機,不管是黑貓白貓,難說再換來錢了!”天津神界漫畫公司總編創陳維東認為,“一個品牌要想有經濟價值,需要不斷地開發和投入,但中國太缺乏這種意識了”。
名家檔案
路盛章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院長、中國動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陳維東 中國著名漫畫人、漫畫理論家、漫畫社會活動家。
金城 中國資深漫畫人、現任漫友文化傳播機構出版人兼總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