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醫藥形勢風云變幻,中國藥企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我們精心勾勒出一張“保駕護航”的晴雨表,衷心希望中國藥企在新的一年里能一路走好。
全球“氣候” 并購還會繼續
太多大藥廠沒有富裕的新藥候選庫,多數藥廠面臨著專利過期、新產品更替不及、研發效率不高的窘境,只能靠并購來實現業績增長,可以預見的是,2008年還將發生許多并購案。
百時美施貴寶(BMS)被賽諾菲-安萬特并購一說,曾在今年第二季度流傳,然而隨著波立維勝訴、銷售反彈、公司易帥后,BMS的并購似乎已漸漸被人遺忘,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并購可能,業內盛傳可能被并購的藥企有BMS、惠氏和禮來等。
與過去流行的巨額并購案不同,大藥廠會更關注生物技術企業的并購,尤其是市值十幾億或幾十億美元的中小型生物技術公司:一來可滿足充實生物技術實力的需要,二來可獲得這些生物技術公司的在研產品。耗資上百億或幾百億美元的大型生物技術公司并購案,雖有可能發生,但畢竟太貴,談判和整合難度不小。大藥廠將會謹慎選擇互補對象,逢低收編。
美國Biogen Idec自炒自賣并購案流產,并不意味著大藥廠會放慢并購生物技術公司的腳步。明年可能還會出現生物技術企業與大藥廠間的強強合作甚至并購,只要價格、時機合適,安進、Biogen Idec和Genzyme仍有人想買。
此外,生物技術公司之間的合并與整合也將好戲連臺,許多中小生物技術公司并沒有實力成長為獨立而贏利的研發型公司,并購或被并購是許多公司的必然選擇。
醫藥股長線投資正當時
目前大多數醫藥股處于低市盈率(PE,PE是股價P與每股受益E之比,成長性和贏利能力越好,PE值越大)狀態,平均PE在15~20左右,這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極少出現的現象。
大藥廠現在賺得沒有以前多,但現金流還不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它們的股票應該是不錯的價值投資型股票和基金經理的熱門股,預計2008年半數大藥廠將部分[cye.com.cn]回購公司股票,因為股值偏低,手中現金也沒有更好去處,回購股票也是信心十足和妥善投資的一種策略,在這一點上,大藥廠CFO(首席財務官)與“股神”巴菲特的眼光不謀而合。
美國新藥審批略有改觀
美國國會批準增加FDA權力和預算,FDA的審批效率或會改善,預計明年批準的新藥數目會比今年增加20%左右,但新化合物不多,主要是增加新適應癥。在新藥上市方面,大藥廠的表現將不如中小企業出色,預計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腫瘤和中樞神經系統治療藥物將會是大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