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印度紡織服裝業快速發展,為縫制機械企業提供了新的商機。由于從歐美地區接獲的訂單增多,因而對紡織服裝機械需求增加。近幾年,不少印度紡織服裝廠選擇從中國進口大量紡織服裝機械。目前,印度有三分之一的服裝機械來自于中國。
據了解,2006年印度是中國最大的縫制機械出口目的國,出口量為220780臺整機,1534454公斤零件,出口創匯2億美元,占行業出口創匯總額的15%。其中,繡花機出口17343臺,同比增長63%,出口創匯1.57億美元,同比增長37%,占出口創匯總額的78.5%。這主要是和印度服裝加工的特點密切相關,有關人士預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印度對繡花機的需求量都會比較大。
另外,根據印度服裝協會提供的最新信息,2006~2010年,印度服裝產業在縫制機械引進方面將保持年增長23%的投資幅度,以確保服裝行業實現更加快速完備的升級。據估計,到2110~2011年度約為200萬臺。印度服裝協會還將會與政府繼續交涉,希望將縫制機械的進口稅率再下調5個百分點。如何開拓印度縫制機械市場印度的市場充滿誘惑。據分析,印度很有可能成為緊隨中國之后的世界服裝生產大國。
業內人士稱,印度客商選擇進口中國縫制機械主要是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是中國縫制機械質優價廉。印度紡織服裝業界認為,與印度本國相比,中國縫制機械在生產能力、技術水平和規模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與歐洲相比,中國縫制機械質量相當,但價格僅為歐洲縫制機械的二分之一左右,對于印度服裝企業非常有吸引力。二是中國縫制機械的交貨時間相對較短。中國縫制機械制造商的交貨時間比印度經銷商大約要短一半的周期。
銀聯信分析:
一、印度縫機市場空白 開發潛力巨大
印度調整政策,加大力度扶持服裝產業發展,也為我國縫制機械行業集體開拓印度市場帶來了巨大商機。作為世界第二大紡織服裝生產國,印度還擁有著13億人口的強勁消費能力,加上國內寬松的國際貿易環境和迅速發展市場,巨大市場潛力,使其成為我國縫制機械行業集體開拓國際市場的首選。
印度目前沒有成規模的縫制機械制造行業,只有寥寥幾家做零件的企業,所以,印度服裝企業的裝備主要是依賴進口。從十年前開始,印度紡織服裝業已開始從德國、法國、瑞士進口機械,以改善現有生產條件、提高生產力,進口的紡織服裝機械中主要是織布機和制衣機,主要用于大紡織服裝廠設備更新。近幾年,不少印度紡織服裝廠選擇從中國進口大量紡織服裝機械。目前,印度有1/3的服裝機械來自于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