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家居業涌現“公益潮流”
今年以來,“公益”似乎成了商家推崇的香餑餑,不僅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到了有公益性質的活動中,許多品牌企業還把“公益”當成活動的出發點,事事與“社會公益”掛鉤。尤其進入3月份以來,圍繞“公益”展開的各種營銷活動層出不窮,或贊助奧運主題情景喜劇,或與“希望工程”合作、或努力生產好產品供應奧運會,從這些活動中可以看出,企業詮釋“公益”的方法大致有三種:圍繞奧運主題展開活動、直接參與奧運服務、愛心捐贈共創和諧。
圍繞奧運演繹公益
在倡導全民服務奧運的大環境下,通過舉辦全民參與的活動為奧運喝彩,從而帶動更多消費者支持奧運,成為眾多家居企業緊跟行業潮流、詮釋“公益”的方法。
德爾地板與阿迪達斯、伊利共同出資贊助180集奧運主題情景喜劇《奧運在我家》,讓人們看到了家居企業期盼奧運的心情。據了解,該劇是奧組委官方授權的影視作品,主要反映了當代中國都市人受奧運精神的感召,積極樂觀、進取向上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風貌,真實展現了他們不畏困難與挫折,追求心中理想的精神。德爾地板北京公司總經理王志明稱這部影視作品所傳遞出的“不畏困難”的精神與奧運精神相符。“企業花點錢沒關系,只要消費者能有所受益就心滿意足了。”王志明坦白地表示。
因為屆時還會有包括張藝謀、成龍、劉德華、孫雯等文體界明星參與《奧運在我家》的拍攝,東方衛視、北京衛視等全國超過40家地面頻道將會陸續播出該劇,明星的號召力加上電視臺的影響力,不愁沒有觀眾欣賞觀看,德爾要達到“目的”應該不算難事。
服務奧運彰顯公益
盡管可口可樂、三星、松下、李寧等品牌已經成為奧運會或其他體育賽事的“贊助常客”,但對中國的家居企業來說,能成為奧運會的贊助商或供貨商,能夠通過奧組委的嚴格審查著實不容易。把最好的產品提供給奧運會,這在擠入“奧運會供應商”隊伍的企業看來是一種榮譽,本身就是社會公益的一種體現,畢竟奧運會是一項全世界人民共襄義舉的大事。
“在一般情況下投入1億美元,品牌知名度提高1%,而贊助奧運會,投入1億美元,知名度可提高3%。這就不難理解,眾多企業為什么紛紛將目光瞄準奧運贊助了。”在家居行業營銷論壇上,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奧運經濟高級顧問黃為曾經擲地有聲地道出企業樂于奧運贊助的原因。北京市場協會家居分會秘書長劉晨稱,“第29屆北京奧運會是推動、刺激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的一件大事,同時也需要家居行業提供優質的產品,因此任何廠商都必須以奧運為前提,服務奧運”。
“能夠獲得奧運工程的供貨商資格,本身就說明了該品牌產品的品質無可挑剔。”TATA木門董事長吳晨曦如是說。去年,TATA力挫群雄成為中國最受關注的建筑國家體育場的木門供貨商,其中TATA還將提供6套木門給國家體育場里面的兩個貴賓間,據說屆時將有100多個國家元首從此門走過。目前,TATA已經準備好了提供給貴賓間的6套木門,并把特制的樣品擺在了不久前剛剛落幕的木門展上,供銷費者一飽眼福。經常身穿紅色中式唐裝的吳晨曦正在打他更大的算盤:爭取在奧運會前,再做出6套和貴賓間一模一樣的木門供消費者參觀,感受奧運會的高品質。
除了TATA以外,金隅集團則為奧運場館及配套工程提供了26種產品,國家體育場5萬平方米立柱氟碳體系和10萬平方米內墻工程的主要標段將用上立邦涂料,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將鋪上大自然地板,而皇朝家私、華帝燃具、亞都加濕器等品牌也相繼擠進了第29屆北京奧運會供貨商的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