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整合昌河 暗流涌動
cye.com.cn
時間:2008-4-14 14:27:39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周遠征 寇建東 我來說兩句 |
|
 |
|
在2004年這場重組戰役中,當時福特曾是背后的操縱者。而在長安和昌河合并的幕后也有一個操縱者——它就是鈴木中國。
目前,鈴木與長安和昌河均有合資關系(長安鈴木和昌河鈴木);早在去年年初,鈴木就啟動了長安鈴木和昌河鈴木的并網銷售計劃。此次并網銷售政策的實施,是日本鈴木在中國“大鈴木計劃”的一部分。具體內容就是把昌河鈴木和長安鈴木這兩家合資公司的銷售渠道整合,以最省力的方式增加鈴木品牌在中國的銷量,同時避免不必要的紛爭。
去年7月,在長安鈴木工作了四年多的總經理橋本俊明離開了重慶,而在去年年底前,橋本又再次返回中國,接替松原邦久出任鈴木中國投資公司總經理。當時,這則人事變動并未引起業內的關注,但據知情人說,委派一位對長安鈴木頗為熟悉,且和長安集團關系密切的高層出任鈴木中國負責人,鈴木顯然更希望借助橋本之手協調昌河鈴木與長安鈴木的關系。
在印度市場攪動得風生水起的鈴木,近年來在中國市場備受冷遇。去年,長安鈴木的三廂天語出師不利,最差的時候每個月銷售只有幾百輛。如果不是長安鈴木及時推出兩廂天語,恐怕天語這款車早已被消費者遺忘了。昌河鈴木同樣不景氣,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昌河汽車去年全年賣出了107699輛車,累積同比下跌20.3%,在以集團口徑統計的車企中同比跌幅最大。
鈴木希望通過渠道上的整合帶來新的希望。據悉,長安鈴木2008年的銷售目標已經鎖定在15萬輛,而據其介紹今年旗下18款產品也將奔騰而出。
整合之術
長安、昌河郎情妾意,鈴木(中國)順水推舟,此時似乎還缺少一點推動力。
2008年,全國兩會上確定,中央政府進行了大部制改革,進一步為雙方合作掃清了障礙。著名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此前兵工企業之間整合相當艱難,各個行政級別相當的企業,在談判時,各自為政、互不服氣。現在中航科工和兵裝集團所屬的國防科工委都并入工業和信息產業部,如此堅冰開始融化。“在國防科工委被納入工業和信息產業部之后,中航科工旗下的企業與兵裝集團旗下的企業的隔閡開始減弱。而由于國防科工委降格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也使汽車產業大規模整合的阻力減小許多。”
據記者采訪了解,在2007年中國推動“大汽車”的整合背景下,汽車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已經初露端倪,從上汽、南汽整合,到東風、哈飛并購都打破了以往的各種界限。
據愛建證券龍春產說,此前長安與江鈴的整合采取了最為便捷的手段。長安與江鈴集團各以現金5000萬元在江西南昌成立了江鈴控股公司,隨后長安汽車以現金4.5億元,江鈴集團將其全部持有的江鈴汽車(000550.SZ)國有法人股35417.60萬股價值及部分負債合計凈值4.5億元,對江鈴控股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后,長安汽車、江鈴集團分別占江鈴控股注冊資本的50%、50%。而在江鈴集團將所持有的江鈴汽車的股份轉讓給江鈴控股,并完成股權過戶手續之后,實際上江鈴控股持有江鈴汽車35417.6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1.03%,成為江鈴汽車的大股東。長安也順利地完成了入主江鈴。
而現在中航科工持有昌河股份總股本的59.02%,即2.42億股。按照4月9日的收盤價5.30元,總盤約折算12.836億元。這意味著按照當前的股價,長安與昌河成立控股公司后按照50%的比例出資,大約要拿出6.4億元,才能夠重現長安江鈴整合之路。當然,長安還必須承諾投放新車,以及進一步增資等。
長安和江鈴最終能否走到一起嗎?這里有長安的“煙霧”,鈴木的推手,還有從未出現過成功先例的事實(指中航科工旗下企業與兵裝集團旗下企業),一場激烈的收購征戰又將打響。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