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200億巨資扎堆PE 2/3機構面臨倒閉
浙江掀起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熱潮,在對中小企業上市融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的同時,業內人士提示其存在巨大風險
浙商嗅覺的靈敏聞名全國。曾掀起過炒房、炒煤、炒匯熱的浙商,這次又把戰場逐漸轉移到了PE上。上周末,2008浙商與創投對接大會在浙江義烏舉行,數十家浙江本土PE濟濟一堂,資本的財富神話令他們再度興奮起來。
據不完全統計,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浙江省,僅民間資本就已高達9300億元左右,而浙江本土的PE機構已超過200多家。如果每家PE機構的資本金額按照平均1億元計算,PE資金總額將遠超200億元。PE熱正在浙江的大地上掀起。
PE·現狀
大的PE機構資金規模竟達數十億元
上周末,2008浙商與創投對接大會在浙江義烏舉行。小小的一個會場,擠滿了來自浙江省各地的PE和一批經過認真挑選的成長性強的浙江中小企業。
在到場的PE當中,記者粗略數了一下,大概有幾十家的浙江本土PE。其中有的具有政府背景,如浙江省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等;有的具有高校背景,如浙江大學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有的具有媒體背景,如《浙商》傳媒公司旗下的兩家PE等;有的具有產業資本背景,如橫店資本、雅戈爾投資公司、海越股份等;有的具有金融機構背景,如中信銀行杭州分行投行部等;而有的則是以基金管理人方式存在,如浙江華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
到2007年底,浙江省已經備案的創業投資企業共22家,資本22.2億元,平均每家資本1億元。
據浙江省最大的本土PE公司浙江華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由于很多機構沒有備案,浙江本土擁有各種股權投資機構已經超過200家,總資本在200億左右,并且正在按照每年超過50%的速度在成長。
據了解,浙江省內的PE,資金規模小的有幾千萬元,大的則是十億元甚至數十億元。據業內人士介紹,資金來源以在實業制造中已初具規模的民營企業為主力軍。橫店集團、萬向集團和傳化集團等浙江傳統大型企業,都已成立了自己的PE公司,逐漸成為創投行業的重要力量。
PE·調查
牛市引發沖動 實業界資金流向資本市場
2005年4月29日,股權分置改革的推出,標志著一個劃時代的到來。之后,中國股市一路上揚。一個個資本神話頻頻發生。這也令以傳統制造業為主的浙江商人們刮目相看,開始重新審視和思考自己企業的戰略。
“牛市的到來給很多浙江民企老板帶了直觀的沖擊。有很多老板都開始不太想從事實業了。”浙江銀通擔保常務副總裁杜建認為。
杜建說,這些資金主要有2種去向途徑。第一是給從事傳統制造業的企業進行放貸;第二就是出資,讓基金管理人來幫助進行運作,這樣的方式要么是私募,要么是PE。
華睿投資的董事長宗佩民也表示,由于先行者的暴利效應,特別是創業板的即將推出,更會刺激大量的企業參與到PE中來,未來3年行業將呈現繁榮景象。
除了民間資本進軍PE,政府也逐漸從后臺走向了前臺。據記者了解,杭州市第一只由政府設立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西湖區中小企業產業引導基金”一個月后將完成企業債募集。7月下旬,第一批引導基金5000萬元將正式發放。
PE·案例
7億元投入創下市值200億元神話
曾經的“中國牛肉干大王”綠盛集團的董事長林東在近2年中已經成功轉型為“互聯網新貴”,開創了共贏天下的“共合網”,打造了第三方服務平臺“暢翔中國網”。
在此之前,林東的“共合網”已經進行了兩輪融資。今年1月23日,軟銀和鼎暉等國際風險投資機構向共合網注入了2000萬美元的第二輪風投。在上周會議的現場,林東抓住時機,不斷向其他浙商企業家進行著游說。“你想融資嗎?我這里有很好的通路,可以直接和國外著名的VC(VentureCapital,風險投資)、PE接觸。”
嘗到PE甜頭的林東,顯然對PE市場野心勃勃。而像林東這樣的浙商也并不在少數。此前,寧波雅戈爾投資公司創造了以7億元投入換來了最高市值曾經超過200億元的金融資產的“神話”。而在民間資金尤為豐盈的溫州,也正在嘗試這一次的投資升級:去年下半年以來,溫州地區出現了多家創業風險投資公司,他們的目標是有上市愿望的優質企業。
去年8月,以溫州樂清8家民營企業和1名自然人為有限合伙人的溫州東海創業投資有限合伙企業成立。這是去年6月1日《有限合伙法》正式實施后,長三角地區出現的首家人民幣私募股權投資機構。
據公開資料顯示,東海創投募集資金為5億元左右,主要投資擬上市的溫州企業,獲得這些企業的一部分原始股、將其包裝上市、然后退出,完成投資,獲得盈利。
類似的創業風險投資公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溫州地區頻頻出現。而經營范圍為房地產、建筑、醫療、旅游等行業的投資、咨詢及擔保公司更是大量涌現。據當地工商部門統計,這類以民間資本為支撐的投資公司,目前已通過注冊的達到了近百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