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設立于深圳的南方手機檢測中心忽然宣布從本月起正式開展手機進網檢測業務,并對檢測政策做出調整。據記者了解,手機檢測項目減少了10余項,進網檢測平均時間縮短至8個工作日內,費用也相應降低。
在諸多輿論壓力下,8月1日,處于風口浪尖的深圳南方手機檢測中心宣布下調檢測資費及縮短檢測時間,邁出破冰第一步。連日來,本報連續報道了深圳政府有關部門有意以“招安”方式收編部分大型山寨機企業及其引發的“放開手機檢測”的討論。此次“破冰之舉”被深圳手機“正規軍”普遍看好,同時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指此舉是隔靴搔癢,并未改變壟斷的本質。
調整政策順應民意
似乎是對風起云涌的山寨手機“聲討言論”的回應,日前,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設立于深圳的南方手機檢測中心忽然宣布從本月起正式開展手機進網檢測業務,并對檢測政策做出調整。據記者了解,手機檢測項目減少了10余項,進網檢測平均時間縮短至8個工作日內,費用也相應降低。這個動作不僅意味著南方手機檢測中心正式運營,也表明了其親民姿態。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還表態指出,決定將其品牌、資質、資源延伸到南方分院,逐步開展其他通信、網絡產品的檢測,從多方面對深圳通信產業提供強力支持。該院還可以接受地方政府委托,對市場上銷售的手機進行檢測,協助地方政府規范手機市場。
手機檢測的“破冰”讓各界解讀紛紛。深圳手機企業正規軍的姿態相對一致。昨日,深圳手機新軍朗杰電子總經理祝壽林顯得十分興奮。他說,在種種壓力下,工業信息部終于有了動作,表明放開檢測、提高效率是大勢所趨。深圳手機知名廠家金立通信去年送往北京認證的手機大約30款,計算下來也是一筆不菲的檢測費。金立的助理總經理張高賢說:“這是好的開端,有進步總是好事。”他認為,如果以后能夠完全放開,當然是最受歡迎的。
“原本他說多少就多少,現在人家讓步了,我們還想怎樣呢?”一位不愿具名的企業老總說。
深圳多名山寨手機負責人也表示,降低檢測收費、縮短檢測時間,有助于從根本上促使“山寨機”轉型。不過,現在距離被“招安”依然有距離,他們會繼續關注門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