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召開的中國經濟型酒店發展論壇峰會上公布的統計顯示,中國經濟型酒店的平均入住率已從兩年前的89%跌至82.4%;平均客房價格從328元降到了209元;單店年回報率由30%-50%下降到20%-30%。以上海為例,經濟型酒店平均房價從202元跌至178元,平均出租率從96%降至89%。與此同時,經濟型酒店物業成本相比兩年前又上升了40%多。這不難看出經濟型酒店實際經營情況明顯下滑。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編制的《2007年中國經濟型酒店發展綠皮書》中公布:調查顯示,消費者對目前經濟型酒店總體的滿意程度處于“一般”和“比較滿意”狀態,認為“不太滿意”的占7.3%。可見,經濟型酒店的服務仍有待提高。
造成目前經濟型酒店惡性競爭、質量下降的關鍵原因是缺少一個準入門檻。星級酒店有星級標準,要經過專家評審才能掛星。而經濟型酒店的定義卻非常模糊,也沒有固定或者普遍公認的經營和管理模式。《2007年中國經濟型酒店發展綠皮書》中指出,“過于混亂的業態必將帶來對全行業聲譽的毀損”。中國飯店協會負責人也曾公開表示,“缺乏自己的準入標準,行業里炒作概念盛行以致魚龍混雜,這是目前經濟型酒店發展面臨的最主要瓶頸”。
隨著中國飯店協會起草的《經濟型飯店經營規范》國家行業標準頒布,可以預言,2008年將是中國經濟型酒店行業的一個“拐點”,一次行業“洗牌”也即將來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