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二:
一波三折的網絡視頻到底還能走多遠
通常來說,高風險和高收益是一對博弈,對于中國互聯網而言,恐怕沒有哪個業務比網絡視頻風險更高,而其收益又似乎還看不清楚。盡管立足未穩的網絡視頻在2007年底的牌照風波中跌了一個大跟頭,但在奧運大潮中卻獲得了重生的機會。搜狐、新浪、網易、騰訊以及PPS、PPLive、UUSee、酷6等專業視頻網站紛紛不惜重金與央視簽約,爭得奧運視頻轉播權。
果然,奧運轉播不僅產生了巨大的在線視頻流量,而且挽救了大量專業視頻網站。有數據顯示,奧運會開幕式直播期間,主要幾家奧運網站日流量激增,不重復的獨立用戶總數達1.61億人。根據賽迪顧問的調查統計,有72.7%的網民傾向于通過網絡視頻和手機視頻來收看奧運會的轉播,而63.2%的網民對網絡視頻轉播表示比較滿意。由此可見,伴隨網民行為的逐漸改變,網絡視頻已經成為奧運視頻和信息的重要傳播渠道。而未來,隨著網絡視頻技術的逐步提升、網絡帶寬的提高,網絡視頻將會帶給網民更加豐富優質的用戶體驗,更多網民對電視等傳統媒體的關注將會逐步轉向網絡視頻,從而與電視、電影形成良好的互補關系。
此次與央視的合作,也為視頻網站開拓了新的發展方向,即與傳統電視媒體的內容進行合作。一直以來,制約視頻網站發展的關鍵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視頻內容的草根化,二是視頻的版權。而通過與傳統電視媒體的合作,可以從根本上杜絕這兩個問題,而且還可能產生新的盈利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