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利潤直線下降
從2007年開始,蔣霞萍就明顯感覺到服裝加工行業利潤趨微。她告訴記者,一件出口價格20美元的成衣成本構成大致為:面料8美元、輔料2.5美元、做工5美元、運費2美元,再加上出口商10%的利潤,“我剛進入紡織行業時,利潤最高能達到40%。”
不僅如此,訂單也嚴重不足。“以前接不完的訂單,”蔣霞萍說,“而有一段時間,一個訂單都沒有,即使來了訂單,也不敢提價,更不敢接訂單。”
從次貸危機(聚焦美國金融漩渦)的爆發開始,美國進口商在價格上非常敏感,采取了史無前例的采購從緊策略。不但舊款產品免談加價,新款產品也是提價甚難。
“次貸危機已經造成了紡織企業的恐慌,而金融危機的爆發則全面加深了這種恐慌。”業內人士認為,在這種恐慌之下,中小型出口企業面臨生存困難,而在銀行貸款、供應商貨款到期的年底,困難將愈加嚴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