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來襲,日本消費電子產業陷入低迷,有史以來最大范圍的全行業虧損不斷蔓延,不管是站在前沿不斷贏取鎂光燈的索尼,還是默默堅守相機與打印業務的佳能,概莫能外——要知道,他們可是在從日本上世紀90年代漫長而令人絕望的“失落十年”中脫穎而出的商業傳奇。
兩家經營風格迥異的日本電子巨頭,這次不約而同地把衰退原因,歸咎于受全球金融危機、日元快速升值、產品價格下降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
2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第四季度,扣除物價變動因素,日本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下降12.7%,日本經濟創近35年來最大季度降幅。其中,出口環比下降13.9%,個人消費開支環比下降0.4%,企業設備投資環比下降5.3%。
還有一點相同的就是,索尼和佳能都把應對金融危機的路徑,濃墨重彩地指向了中國市場。
全線衰退的魔咒
索尼近日發布的預虧財報顯示,公司將出現14年來的首次年度虧損,在截至3月31日的財年(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中將凈虧損29億美元。而佳能2008年度財報則顯示,集團總經營利潤較上年下降了34.4%,也出現了自2000年以來的最大衰退。
液晶電視是索尼最大的產品線,去年其電子業務23%的收入來自于電視機,而現在液晶電視也是造成索尼14年來首次虧損的主要原因。2008財政年度,索尼宣布因主打產品電視機等銷售額降低,將出現2000億日元的經營赤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