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舉世公認為中國圓明園流失銅首,法國巴黎法院竟不顧追索圓明園流失文物律師團的請求和世界華人強烈呼聲,悍然于2月23日作出繼續(xù)進行拍賣的判決(見中新網(wǎng)2009年23日電)。消息一傳出,網(wǎng)上抗議聲漸起。一個主流網(wǎng)三小時內(nèi)抗議跟帖高達逾3萬條。國家文物局23日作出特別聲明,強烈反對佳士得公司拍賣圓明園文物,要求撤拍有關文物。希望有關當事人能夠理解和尊重中國人民的正當要求。我們將繼續(xù)關注此事的發(fā)展 (人民網(wǎng)北京2月24日電) 。
法國法院為何一意孤行作出繼續(xù)拍賣圓明園銅首的判決?表面看,他們是依法行事。直率說,
就是依照法國《民法典》關于“在和平持有一段時間后,持有者可以成為物品的主人”這一條。
然而圓明園銅首為何流失?大家都非常明白,這是一百多年前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當時弱肉強食的這樣一種非常不公平的國際秩序導致的。據(jù)悉,這個所謂銅首收藏者也對媒體承認了銅首是侵略者從中國劫掠的,不過他一口咬定,自己是從“巴黎的古董商那里買來的,來源合法”。所謂合法,也就是不Cye.com.cn平等條約的合法。而人們知道一百多年來國際社會所制訂的一切游戲規(guī)則都是由西方人主導的,都是為了維護他們的利益的。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非法流失文物的追索工作,先后加入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公約等相關國際條約,并聲明保留追索歷史上被盜和非法出口的文物的權利。
法國法院只是用法國的法律進行解釋中國銅首的拍賣權,而沒有正視法國的侵略史中導致中國銅首流失的問題,這是他們站不住腳的根本癥結。顯然,這是一個外交問題,一個國際關系的問題,或者說是一個國際道義的問題。中國圓明園銅首之所以流失,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即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掠走的。英法聯(lián)軍侵略中國既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災難,也破壞了圓明園,掠走了圓明園的文物。盡管時間已過了一個半世紀,但是,英法聯(lián)軍侵略中國掠走圓明園那段不光彩的歷史卻不可以一筆勾銷。
而法國法院堅持拍賣中國銅首的判決也是間接承認了英法聯(lián)軍侵略中國的野蠻行為合法。這也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