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解釋了為何移動互聯網推出后,面臨流量大增卻難以贏利的根本問題。因為,在當前移動互聯網用戶群體當中,一直以來的使用習慣就是“免費”二字。指望這些人群為移動互聯網發展提供“收費”動力顯然是不現實的,雖然布局這些年輕人群能夠為未來“圈地”,但移動互聯網的用戶遷移什么時候能夠實現?3年還是5年?業界要做的僅僅是等待用戶成長到社會主流的那一天嗎?
流量怎么變收入?
這個問題從各個免費WAP網站的流量不斷超出“官方網站”移動夢網的時代就存在。卓望公司的這位專家告訴記者,從免費WAP興起后,移動運營商最苦惱的問題就在于,這些免費WPA產生的流量迅速超越了移動夢網,甚至一度達到70%—80%的份額。
其實,那些流量飚升的互聯網公司也在苦惱,迅猛增長的流量并不能帶來收入,雖然帶來了廣泛的用戶,但成本的壓力不斷增加。對此,空中網CEO王雷雷明確表示,不能帶來收入的流量就是“垃圾流量”,對移動互聯網企業來說是一種“負擔”,因此他現在把空中網的戰略目標放到了手機游戲、手機音樂、移動社區方面。他期望每一個用戶帶來的流量最后都能夠用收益體現出來。
移動互聯網會照搬互聯網模式嗎?
這個問題曾經存在爭議,但到了3G時代,這個問題在基本概念層有了一致的認識:移動互聯網不同于互聯網。不過在實際操作層,分歧依舊存在:移動互聯網是必須獨立發展出一套新模式,還是可以借鑒互聯網的部分經驗,在不同階段參考互聯網的某些成功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