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業務“不解餓”
讀者現在關心的是,申請破產保護和重組后的《讀者文摘》在內容和形式上是否會發生改變。
對此,讀者文摘公司發言人、負責《讀者文摘》全球公關活動的副總裁安德勒(william adler)在接受cbn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重組的過程中,《讀者文摘》的內容和形式都不會發生變化,在全球70多個國家的發行和運作也不會受到影響。
“這(重組)同我們的編輯部和我們的雜志無關。這只同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有關,同銀行有關。”安德勒說,宣布破產保護的唯一目的,是希望減輕負債而且重要的是減輕壓力。安德勒表示,這樣做是希望能夠擁有一個在財政上健康的“母體”,保證公司各個部門有正常的資金,健康地運作和成長。
按目前的重組方案,曾于2007年以28億美元收購了讀者文摘雜志社的里普爾伍徳控股公司將減少其股份和董事會席位,而雜志社的債權人將以債轉股的方式取得所有權。計劃完成后,公司債務有望從22億美元削減至5.5億美元。
《讀者文摘》1922年首次出版,到今天,在全世界已經有50個不同版本,在45個國家設有代理處,發行92種雜志,經營65家網站。每年,讀者文摘集團的圖書、音像產品的銷量達 6800萬份。
2008年初,美國《讀者文摘》與上海新聞出版發展公司在中國合作出版《普知reader’s digest》雜志,標志著《讀者文摘》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
安德勒告訴cbn記者,在《讀者文摘》面臨嚴峻的財政困境的時刻,集團也把目光投到全球的其他市場。對《讀者文摘》而言,中國市場非常重要。安德勒說:“這是雙向和雙贏的。我們通過中國的市場促進了兩個公司的合作和互補,沒有人會對中國市場的潛力提出懷疑。我們又可以從在中國的這份雜志和通過對中國的了解,把這些知識帶給世界的讀者。”
安德勒說,現在是要考慮擴大在中國地區的市場的時候了,因為,目前《讀者文摘》在中國僅有《普知》一家合作公司,而這顯然與中國市場的規模不相稱。安德勒表示,目前《讀者文摘》管理層非常重視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和研究,并充滿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