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駕車的,將被錄入交管部門的“黑名單”數據庫,而成為重點關注對象,將定期收到拒酒的提示短信,還要參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學習班。近日,南京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于建立“嚴禁酒后駕車,共創交通文明”宣傳教育長效管理機制的意見》。
“黑名單”要能進也能出
意見中要求建立重點人群教育提醒制度。記者從南京市交管部門了解到,酒駕“黑名單”數據庫已初步建立。該市交管局還專門研發了酒后駕駛全程跟蹤督察系統,由紀檢、督察、法制部門,通過計算機對每起酒后駕駛違法,從路面查扣、處理進展、檢測數據、處罰結果等環節,全程跟蹤督察檢查,提高處罰的規范性和公正性。對查處的酒后駕駛違法駕駛人一律納入“黑名單”。目前數據采集由各個交警大隊負責,錄入后由車管所統一管理。“數據庫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現在只能通過人工輸入,下一步的目標就是系統自動錄入。”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進入該數據庫的人數目前尚未統計,今后會進行分類,比如公務員是一類,普通市民是一類;飲酒駕駛的是一類,醉酒駕駛的是一類。據了解,數據庫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錄入酒駕司機的手機號碼,由車管所實施重點監管,“按計劃,每周五下午都要給他們發短信提醒其切莫酒后駕車。”
進入“黑名單”后,是否就不能再“出來”了?記者了解到,有關部門正在調研準備建立“退出機制”,比如進入“黑名單”后有若干年沒有再次發生酒駕行為,就可以從“黑名單”中退出,至于具體多長時間和辦法還有待確定。
采訪中,有市民提出疑問,這樣的“黑名單”普通市民能不能看到呢?如果單位聘請駕駛員,能不能知道此人有沒有過醉駕行為呢?記者采訪得知,“黑名單”數據庫屬于內部系統,只有警方才能查詢到,目前尚未準備對外開放。至于后一個問題,記者就此反饋給交管部門后,他們表示,會考慮提供一定的幫助。除南京外,北京、深圳等地都建立了自己的酒駕“黑名單”數據庫。許多市民表示,希望這些城市的數據庫能聯網,這樣無論在哪里開車,“黑名單”中的司機都不敢麻痹大意。
與個人誠信“掛鉤”還缺細則
意見要求,凡單位員工酒后駕車發生重大事故或醉酒駕車被查處的,一律取消該單位本年度文明單位評選資格。酒后駕車違法行為要與車輛保險費率和銀行個人誠信體系“掛鉤”。據記者了解,“掛鉤”細則還有待多部門協商制定,爭取早日出臺具體的實施辦法。
責任倒追,認定責任待討論
根據意見,南京將建立酒后駕車重大事故責任倒查追究機制。賓館飯店、餐飲、娛樂場所,如不對酒后駕車等行為及時予以提醒、勸阻、制止,而導致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或造成惡劣影響的,實行責任倒追。對此,相關部門人士表示,倒追機制如何公正地認定連帶責任,需進一步討論。孔小平 郭一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