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協會呼吁抵制美方
此外,記者登錄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網站發現,橡膠工業協會網站已經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呼吁政府部門限制或暫緩審批轎車和輕卡輪胎的增資擴產或新建項目;對美國農產品、機械、飛機等進口產品提高關稅或限制數量,盡管這些意見不一定最終實施,但是將對美國相關產業形成巨大的壓力。
必須“抬頭看路”
本報評論員 薛世君
貿易摩擦演變成全面的貿易戰不符合雙方利益,可能性不大,但這并不代表面對貿易戰的潛在威脅,中國可以無動于衷、安枕無憂。
尤其是當前世界各國經濟多不景氣,更容易導致一些國家和地區采取貿易保護措施。而作為“世界工廠”,我國多年來一直將外向型經濟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如此一來,中國就會在國際貿易戰中首當其沖。
面對“貿易戰”,積極應訴、據理力爭都是必要的,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須更為主動,未雨綢繆,避免被動地等人家“制裁”。以美國輪胎特保案為例就可看出,我們必須建立更完善的貿易爭端預警機制。貿易制裁要經過一套繁瑣的法定程序,輪胎特保案從動議到奧巴馬簽署法案,前后歷經近半年時間,倘若我們有相應的預警機制,就可提前主動采取相應措施。
看來,光“低頭賺錢”不行,還必須“抬頭看路”。而要做到“抬頭看路”,首先就迫切需要我們關注世界貿易形勢和動態,加強對貿易方國家的法律法規、政治歷史和社會情況等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一般都有著完備的法律體系和豐富的貿易保護主義經驗和策略,與其進行“貿易戰”,自然馬虎不得。所以,我們更要建立完善的應對機制,早作謀劃,這樣才能有效應對貿易摩擦,減輕貿易爭端對本國經濟的影響。
誠如經濟學家樊綱近日所言,鑒于雙重征稅違反WTO協議,與其讓美國人征了我們的碳關稅,去補貼他們的企業,不如我們自己先征碳關稅,所得的稅收再補貼自己的企業,以推動企業產業結構調整、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