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比爾·蓋茨說,電子書一定將改變全世界。的確,其背后巨大的商機讓人瞠目,據美國消費電子協會數據顯示,電子閱讀器市場去年營收增長265%,是發展速度最快的產品之一。
電子書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IT產品,在歐美等國家早已是大行其道,不少大型出版商和網絡書店都紛紛推出了各自品牌的電子書,而對這塊市場虎視眈眈者更是不在少數。同時,各種電子書終端設備也是不斷進化,功能更為豐富、網絡更為先進、圖書資源也更多。在美國《時代》周刊網絡版日前評出的2009年十大科技設備中,電子書當仁不讓占據了一席之地。
有別于紙面閱讀,電子書是將以往印刷在紙張上的文字內容進行數字化處理,轉換為電子格式,再存儲到電子書閱讀器上,讓大家閱讀。可以說,這是一種網絡時代的全新閱讀方式。
說起電子書,首先要說的是亞馬遜,如果說蘋果真正掀起了MP3的狂潮,那么亞馬遜則對電子書的普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007年11月,亞馬遜推出了第一款電子書閱讀器Kindle,只過了5個半小時,即被搶購一空;2008年圣誕節前夕,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在一期節目中拿著亞馬遜的電子書產品說:“這是我收到的有史以來最好的圣誕禮物。”更是讓Kindle的知名度飆升,數據顯示,2008年全年,亞馬遜賣出了50萬臺Kindle。隨后,亞馬遜相繼推出了Kindle2及最新一代的 Kindle Dx。相比于前兩款電子書,KindleDx將屏幕擴大至更加接近書本大小的9英寸,而重量只有535克,內存為3.3GB。可以說,本來以網絡書店為主要業務的亞馬遜通過推出Kindle,突然尋找到了一次大跨越的機會。
接著,美國最大的連鎖書店巴諾(Barnes&Noble)也推出了電子圖書閱讀器Nook,該產品被譽為目前最先進的電子書,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2009年十大科技設備中的電子書就是這款產品。就在上周,新聞集團、時代、康泰納仕、赫斯特集團和梅里迪斯五家傳媒巨頭也宣布要成立一家合資企業,開發能應用于多種設備、支持顯示彩色內容的電子閱讀技術,以挑戰亞馬遜Kindle電子閱讀器。
有意思的是蘋果公司的CEO斯蒂夫·喬布斯,甚至在今年1月,喬布斯還不以為然地說:“人們不讀書了,四成美國人去年只讀一本或不到一本書。”然而,還沒到年底,喬布斯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轉變,宣布將在2010年第一季度推出具備電子書功能的蘋果平板電腦。
除了美國人,法國的iRex、英國的Elonex也有各自的電子書產品。而在亞洲,日本廠商在電子書市場也紛紛發力,索尼推出兩款價格便宜于Kindle的電子書閱讀器,富士通公司則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彩色電子閱讀器FLEPia。此外,還有iriver、兄弟工業等廠商。韓國人也沒閑著,三星集團就推出了SNE-50K電子書閱讀器。
在中國,一場電子書的潮流也正在醞釀,除了最早進入的漢王科技的“電紙書”,方正集團聯合卓望推出了“文房”閱讀器,天津津科則推出“翰林”閱讀器方正,此外還有易博士、博朗、易迪歐等也推出了各自的電子書產品。
不僅是IT廠商,就連經營主業為通信的中國三大運營商也已經或計劃殺入電子書領域。中國移動動作比較快,不僅投資上億元建了浙江手機閱讀基地,還于今年5月聯合漢王科技、華為等4家國內電子閱讀器生產廠商,推出了一款G3電子書閱讀器。此外,中國臺灣鴻海集團爭取到為中國移動代工電子書的機會,其推出的產品可以通過中國移動的號碼無線連接上網。“這是一場變革的開始。”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表示。
比爾·蓋茨也說,電子書一定將改變全世界。的確,其背后巨大的商機讓人瞠目,據美國消費電子協會數據顯示,電子閱讀器市場去年營收增長265%,是發展速度最快的產品之一。NextGen公司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從2008年到2013年,全球電子閱讀器市場將保持124%的年復合增長率,并將在2013年底突破25億美元規模。
然而,這25億美元其實還只是冰山一角,電子書背后的電子出版業才是真正的財富源泉。2008年全球圖書出版市場產值高達1275億美元。就好像一塊奶油蛋糕,電子閱讀器只是上面那層奶油,真正的蛋糕,還是電子出版。
從Kindle開始,消費者就可以直接從電子出版商那里網購電子書,電子出版商再與內容制造商合作分成,其背后龐大的電子書庫是亞馬遜的成功之道。正是有了書庫的保證,亞馬遜書庫如今已占據了美國在線電子書市場80%的份額。
或許從這點出發,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谷歌如此急切地推進其電子圖書庫計劃,甚至不惜惹上版權官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