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廣電總局發布了《廣電總局關于加強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廠家必須取得許可證才可開展互聯網電視業務。這一通知一度被業界解讀為“廣電總局將叫停互聯網電視”,因為取得許可證的條件非常苛刻。隨后,彩電企業集體“上書”主管單位工信部。隨后,工信部旗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正式向廣電總局遞交意見回復,建議廣電總局不要以發通知的形式阻止互聯網電視的發展,廣電總局一直未發表回復意見。在日前舉行的內部溝通會上,上述兩部委對“繼續推進國家數字電視建設,加快出臺各種數字電視標準,并鼓勵企業研發數字電視一體機和互聯網電視”看法一致,但同時也指出產業發展面臨監管細則上的空白,需加強引導。 中國電子視像協會秘書長白為民表示,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工信部和廣電部門的要求都已經了解,正在協調,將會出臺一個文件,但具體出臺時間還未確定。分析人士指出,互聯網電視有望掃清政策壁壘。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經過半年多的發展,互聯網電視的零售額已占彩電總銷售額的10%以上,預計明年互聯網電視的增速將超過50%,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 產品生產與內容運營相分離 為一些電視機廠商提供內容的某視頻下載網站負責人稱,他們目前只為彩電廠商提供技術平臺,即在電視芯片中植入視頻下載、點播的技術模塊,而內容則由彩電廠商自己運營。該負責人表示,互聯網電視內容運營方面目前有兩大問題:首先是廣電部門的許可證,其次還有在數字終端發行的版權問題。 業內專家認為,由彩電企業來運營互聯網內容不大現實。首先這些企業不具備互聯網運營經驗,其次內容運營需要巨大的版權和帶寬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