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電子支付牌照一直是電子支付企業翹首企盼的“尚方寶劍”。盡管這一牌照到目前為止仍未推出,而電子支付的行業卻并未消極等待。
目前,第三方電子支付已經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遍地開花。而經過十年發展,互聯網支付已經逐漸成熟,支付寶、財付通、易寶等逐漸普及,最近兩年創新的焦點集中在手機端。電子支付的商機已經被兩大勢力盯上,一是電信運營商,一是銀聯。
而關于電子支付牌照的討論則并未停止,最新消息顯示,最快可能是下半年。
運營商支付之路
本周五,中國電信上海就將與錦諾科技合作,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實施我國首個大規模商場手機支付項目。
中國電信將在這一商業區內大面積部署消費終端、展開規模應用的手機支付項目。作為手機支付應用解決方案,錦諾科技提供了讀卡器和電子錢包功能的RF UIM卡,替代現有普通手機終端的SIM卡。由中國電信上海向用戶發放帶有電子錢包功能的RF UIM卡。
中國電信這一方式與中國移動相似。中國移動推出一種新的SIM卡,將NFC(近距離通信)芯片與SIM卡融合,實現電子支付和數據下載等多種功能,用戶只要用手機接近讀卡器,即可實現小額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