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結合CP的意見以及市場調研結果,把特定的內容推送給特定的用戶。”中移動手機閱讀基地營銷策劃部經理陳滌非告訴記者。
由于中移動在閱讀內容方面的精細運營,其對CP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陳滌非表示,初期對進入平臺的內容提供方主要有兩點限制:其一必須具有出版物發行許可證、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等四證之一;第二是要求圖書內容有一定的數量,一般是一千本以上,同時要保證更新速度。
4:2:4分成
據戴和忠介紹,目前中移動的平臺上已經有超過50家出版社和網站作為內容提供方,主要為各大傳統出版集團以及盛大文學、中文在線等數字版權機構,發布圖書數量超過8萬冊。
在商業模式上,戴和忠說,“手機閱讀采用4:2:4的分成比例,內容提供商拿四成,內容運營合作方拿兩成,由基地結算;中移動在免流量費、投入平臺開發、組織資源營銷的情況下,拿另外的四成。”
戴和忠認為:“看一個商業模式是否合理,關鍵是看這個模式是否能讓參與各方得到持續的發展和良好收益”。為此,中移動閱讀基地也做好了初期不賺錢的準備。“今年我們光在技術平臺開發上的投資就會超過一個億。”
戴和忠指出,無論采用什么樣的商業模式,或者提供怎樣的內容,所有這些舉措需要解決的最關鍵問題都是:如何讓用戶成規模?
用戶規模難題
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方麗認為,在2009年的電子閱讀市場,廠商的推動遠遠超出用戶的需求,用戶付費意愿并不高。而在2010年,由于競爭更加激烈,電子書價格下降,這會更加貼近用戶需求,使得用戶規模出現快速增長。
根據2010年4月19日發布的第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網絡在線閱讀和手機閱讀是兩大主要數字化閱讀方式,手機和專用手持閱讀器閱讀增幅最大,14.9%的國民接觸過手機閱讀;1.4%的國民使用其他手持閱讀器進行數字化閱讀,同比增長30%。
在需求增長的大趨勢下,戴和忠認為,移動閱讀需要通過更多精細化的手段來滿足用戶的需求,這樣才能留住用戶。
以手機閱讀為例,中移動在內容運營、頁面設計、用戶體驗等方面都做了較為詳細的計劃。“手機屏幕通常都不大,如何讓用戶第一眼就看到他感興趣的內容,這需要我們根據自己的用戶調查以及市場分析,并結合CP的意見做出調整。”戴表示。
中移動的用戶調查顯示,手機閱讀用戶的年齡層主要在18到35歲,60.9%為男性,但女性的忠誠度更高。并且使用“全球通”或者“動感地帶”的用戶群體也存在差別。“根據這些特點,我們能把特定的書推薦給不同的用戶。”中移動人士說。
而在電子閱讀器方面,戴和忠則認為,目前終端的價格仍然太高,如果電子閱讀器的價格能低到1600元以下,則會帶來用戶的快速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