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的可行性
不過,一些業內人士對“免運費”模式頗有微詞。家電網購企業世紀電器網市場總監彭亮就認為,零運費無異于是“自殘”,他認為“這是用今天的錢買明天的客戶”。
彭亮對本刊記者表示,免運費行為在國際電子商務領域并不是主流趨勢,他舉例,在國外網購任何商品都會對運費明碼標價,而且中國的客戶忠誠度很低,“免運費的做法可能在Cye.com.cn短期內對吸引消費者有效,但不適于電子商務的長期發展”。彭亮表示,最近一到兩年,靠著風投對B2C的鐘愛,網購企業還是會靠零運費手段廝殺,“因為零運費是需要資金支撐的”。
難怪彭亮有如此觀點。目前,國內3C、家電類電子商務企業在產品價格上本身就比實體店平均低10%-15%,毛利率僅為3%-5%,投身價格拼殺顯然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
去年4月13日到9月1日,凡客誠品實行全場免運費,憑借此舉打開了市場并贏得用戶好評。不過,凡客誠品CEO陳年也為此犧牲了大量血本——從4月3日19點至5月11日19點,陳年為“免運費”活動準備了500萬元現金。
相比傳統服裝企業本身高達60%以上的毛利率,盡管凡客誠品等服裝B2C公司的毛利率在30%左右,已經遠遠高于常規B2C公司,但大量的市場推廣費用仍成為這家公司最大的開支項目。
據了解,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卓越為長達16個月的“免運費”活動的投入達上千萬元。當當網2008年10月起開始“免運費”后,投入同樣不菲。即便對于“燒錢”免運費的代價絕口不提,但毫無疑問的是,這一舉動背后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業內人士認為,“免運費”實際上不過是價格戰的升級版!皬漠a品、物流、服務等各個方面提升競爭力才是電子商務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