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事物的火爆有千百種理由,比如團購。但400家只是起點,即使2千、2萬家抑或可能。
數字暫且不論。最新的動態則是繼有用戶優勢的大網站之后,騰訊新浪等門戶們也開始切入這個市場。有幾個盤桓不去的問題,一是團購為何突然大熱?二是這個市場能容納多少團購網站?會不會像微博一樣潰散在門戶的標配動作面前?
團購網三大核心無外乎本地服務﹑超大折扣﹑限時服務三點。對于商家來說,映射出來有三:
一是品牌;找對人群的團購對品牌推動確實有,也有商家開始將團購當成打廣告;
二是充分利用分攤冗余成本,這點上,有的團購CEO開始強調自己的BD或銷售團隊要有財務知識,這對他們能夠拿到多大的折扣,精準地算出各自的利潤空間有幫助。
三是即便超低價,用戶圍繞這些還有其他的消費,這是巨大的利潤來源。例如,一些超低折扣的健身和美容、保健的折扣,即使看似白送,但若有團購用戶在享受的過程中掏錢購買了其他服務,不就立刻由虧轉盈?這和大街上美容店的店員請你免費體驗某項服務,期間向你大力推銷其他年卡或其他服務是異曲同工之妙。
但團購為什么會火?呵呵,你上面不都說明白了嗎?和幾位CEO喝茶的時候,其中一人就這么對我說,他梳理的要點答案如下:
一、 團購是將服務轉移到線上銷售的新電子商務形態。今天電子商務圈中,賣的都是有形的商品,但在傳統市場中,售賣服務已經是主流業態。團購正是契合了將服務打包到網上售賣這個趨勢。美容、保健等服務產業先行,其他服務品類也會隨即跟上,看各家團購網站的開拓能力。
這也會意味著,按地域分,可以有400家,按照行業分,也會有400家。市場按橫切也可,豎著切,按領域切,按窄眾切都有機會。
二、 生活形態改變的結果。這個不用過多解釋,不管是線上線下,低價格與高品質的追求一直都是。只不過由過去在大規模家電、大規模家裝的團購形態,導向了網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