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經營著一家專門出售各種充值卡的淘寶網店,據他介紹,這幾年在網上購物的人越來越多,生意也一直不錯,然而,在最近的一年,他經常接到顧客的投訴,說在他店里買的卡是空的。“剛開始我還真以為是卡的問題,可后來投訴的人越來越多,經過調查核實,我才知道原來是一些不法之徒,仿冒我的網店來詐騙消費者。”王強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
王強表示,現在運用網絡技術來欺騙消費者的事件越來越多,這不僅使消費者的利益受到損害,也影響到了我們這些正規網店的經營,消費者害怕在網上被“釣魚”,使得我們流失了很多客戶。
正如王強所說,消費者對于網絡的信任才是進行網購的基礎,釣魚網站的泛濫再次觸及了電子商務市場的誠信問題,大批網民對互聯網交易產生了不信任心理,這也嚴重阻礙了我國互聯網健康發展。
根據中國反釣魚網站聯盟發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89.2%的消費者對互聯網的安全性表示不滿,尤其在網上購物、網上銀行、惡意軟件等方面網民反應比較強烈。在被問及遇到可疑網站如何操作時,有高達92.6%的網民選擇退出網站,中止交易。
有業內人士表示,解決互聯網信任危機的治本之策還在于加強監管,以及增強互聯網上下游企業對用戶的責任感。由權威第三方機構構建可信網站,并給網站提供一個身份證明已成為業內共識。同時,如何通過技術手段識別網絡騙局,通過查看第三方可信認證辨別網站真偽,也是保護網民權益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