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化運作逐步成熟
漫畫流水線作業大勢所趨
近年來,隨著中國文化創意產業“走出去”的不斷發展,漫畫產業開始出現產業化升級。自2004年以后中國原創漫畫逐漸形成并確立了具有鮮明中國符號色彩的漫畫語言,逐漸構建起中國漫畫獨特的理論體系、標準體系和創作出版體系。中式漫畫已成為當今中國漫畫市場上的主流風格、主流語言、主流漫畫形態。
實際上,漫畫已經不僅僅是以單個的個體為創作單位的作坊式生產了。陳維東向記者表示,《三國演義》系列漫畫已經開始采用流水線創作模式。“我們開創設計出一套非常獨特的流水線創作流程模式,就是像流水線生產汽車一樣來大規模地創作漫畫作品。把個人作者創作漫畫時的步驟分解為12個流程步驟:漫畫編劇、漫畫草稿分鏡繪制、流程監制、臉部繪制、鉛筆人物繪制、鉛筆背景繪制、墨線繪制、電腦黑白網點繪制、電腦平色繪制、電腦色彩效果繪制、編輯審校、出版設計。實際上在神界漫畫,不但是漫畫編劇和漫畫主筆進行前期準備的時間,所有后期流程助理也都進行了長達1年的專業畫技培訓和三國文化培訓。”
此次赴韓參展的安徽美術出版社總編輯武忠平對此也深有感觸,在他看來,不僅僅是在漫畫制作流程上要實現產業化,而且要逐步在漫畫創作方面實現國際資源整合,通過優勢互補來發展漫畫產業。
“很簡單的例子,中國擁有大量的低成本漫畫畫手和漫畫工作室,很多從業者因為整體行業環境的影響入不敷出,生存艱難。而與此同時韓國、日本甚至歐美等地高昂的漫畫成本制約了它們漫畫產業的發展,那么為什么我們不可以雙方合作,讓很多海外的優秀漫畫創作落戶到我們的漫畫企業,然后通過在國內出版、營銷、返銷到海外等手段,促進中國漫畫企業和出版社的發展?”
為此武忠平表示,這樣至少有兩個好處,第一,促進了中國漫畫出版、發行、創作產業整體發展步伐;第二,同時加速了中國漫畫的國際化發展戰略,真正做到“走出去”。
此外,在陳維東看來,將紙介出版形式的漫畫改制為數字化、多元化的跨平臺產業化推廣內容也是大勢所趨。“目前我們正將《三國演義》的漫畫故事進行重新改制、改編。例如將原作品進行以人物傳記系列、軍事案例系列、經典故事系列結構的重新拆解改編為漫畫電子書、有聲可動漫畫、漫畫動畫等多種形式,以適用于手機、網絡、電子書等數字化媒介的推廣需要。”
目前,《三國演義》已經準備以多種語言版本形式在iPhone的系統平臺上進行全球推廣。讓許多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漫畫讀者通過手機、電子書、數字圖書館、電視等媒介形式開始全新的漫畫體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