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新浪新聞上的兩則消息頗有意思。一則是“百度牌安全套現身”:市民張先生無意中在自家樓下超市中發現一種“百度”牌安全套,藍白色相間的包裝盒身,紅色的中文“百度”二字以及拼音“Baidu”的組合,看上去同知名搜索引擎“百度”網站首頁的設計沒有什么兩樣。就連“Baidu百度”的排列方式都一模一樣。只是經過多人認真比對后才能看出,網頁上的拼音“du”是一個爪印的設計,而該安全套外包裝上僅僅去掉了其上方的四個“腳趾”。“要不是這行字,我還以為是什么IT產品呢。”張先生指著外包裝上一行“享性福,找百度”的黑體字說。
百度方面哭笑不得,不好回應是否遭遇侵權,也不能回應如何維權。有心人按照“百度”牌安全套外包裝上的地址按圖索驥,在其經銷商網站上發現,除了“百度”是該公司旗下品牌,還有“鳳凰衛士”、“悍馬”等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甚至就在其首頁的“新聞咨詢”一欄中,赫然掛著一則名為《“百度”遭遇搶注成為安全套品牌》的新聞稿件。
另一則則是開心網(kaixin001.com)再度遭遇山寨。這跟此前陳一舟的千橡公司高價收購kaixin.com域名后推出的仿冒開心網不同,舉報者反映,域名為kaixin001.tv的網站,不僅也叫“開心網”,還采用與開心網極為相似的域名,在網站首頁的設計,都與開心網一模一樣。開心網創辦于2008年3月,在大中城市的白領用戶中間非常流行。在開心網迅速走紅的過程中,各種版本的山寨開心網也不斷出現。但造假者如此大膽直接,據稱北京公安已經介入調查,并初步判定其為惡意網絡欺詐的“釣魚網站”。
說起來,和大氣磅礴的知名品牌相比,現實中傍名牌,甚至丑化名牌的齷齪現象也比比皆是。某些心懷叵測的企業認為,自己的產品一旦成為名牌產品或是貼上權威的認證標志,即使價格翻上幾倍也會令消費者上鉤,頂不濟也能在同類產品中顯得出類拔萃。為此,老總們不惜將自己打扮成“小丑”,挖空心思戴名牌帽子,渾身上下掛滿“項鏈”。于是,消費者在賣場看到一些家電一身“證”氣,例如中國著名品牌、中國馳名品牌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其實這些市場上充斥的稱號多數是企業花錢買的或干脆就是瞎編的。
有花錢買名牌稱號的,也有直接“攀龍附鳳”的,這類企業在名牌產品名稱前加上一些前綴字眼,使消費者誤以為是名牌企業的新產品。這股勢頭,近年來因為家電下鄉的深入推進,而有重新抬頭之勢。比如在一些偏遠市場,當地消費者發現了TGL、KONKG、格蘭樂等多個傍名牌的家用電器,還發現了小夭鵝洗衣機、SUPER蘇泊爾電器、“Pansoanic松下”電視機,別說普通消費者,不細加端詳,你我都未必能看出這些山寨李鬼來。
現實中,名人遭遇草民惡意誹謗多半不屑屈尊糾纏的。知名制造品牌遇到李鬼是必須要打黑維權的,但是類似百度遭遇的惡搞劫難歪才,往往也只能是博君一笑,自己尷尬苦笑。至今我的電腦里還存有一組朋友們搜羅來的打著奧美招牌的照片,有在重慶某山溝溝里的奧美火鍋城,有在陜北的奧美肉加饃店,有在云南的奧美發廊、奧美洗腳屋,等等等等。據說生意統統好得很。戴遠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