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中國外貿中小企業還在采用傳統參展的方式向國外買家展示自己的產品,10年后的今天,外貿企業已經普遍利用電子商務與海外市場進行有效的溝通。
10年,中國外貿企業與新興電子商務聯姻,將中國打造成為了世界第一出口大國,電商與外貿均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但與此同時,由于中國外貿始終以“制造業”為主,在“出口大國”光環的背后,低成本、低價格、低利潤的特點也越來越明顯。展望下一個10年,中國商務部提出:“要將世界第一出口大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強國!
“大而不強”,描述的是中國外貿市場快速發展的狀態。在高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如何將“大國”變成“強國”,是外貿企業與電子商務共同面臨的問題。
金融危機發生后,中國外貿遭遇新的瓶頸。美國、歐盟紛紛提高針對中國的貿易壁壘,持續要求人民幣升值并實施各種反傾銷措施。不僅如此,發展中國家也接連向中國發難,中國外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圍堵。盡管中國外貿經濟強勁復蘇,但由于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原材料漲價加速以及貿易摩擦、國際經濟恢復的不確定性,我國外貿增長的基垂不穩固。
成本上升,微利生存,中國外貿企業的發展不容樂觀。全球金融危機也讓人們突然意識到,出口領域中原來的大額批發訂單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小更頻繁的小額批發訂單,或者是更小的買家——國外終端消費者。類似eBay、四海商舟這樣的新的電子商務平臺應運而生。
事實證明,傳統的中國外貿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新的國際經濟政治環境,迫切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
“中國的企業在海外一定要要回定價權,”四海商舟CEO顧牧琛分析了現階段中國制造業在國際中的發展現狀后指出,“中國的企業只有在海外擁有定價的權利,才能在海外立足,賺取高利潤。”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