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國鄭重宣布下半年稀土出口配額將減少40%,商務部也下達2010年度稀土產品出口配額指標為30258噸,高度依賴中國稀土的日本產業界嘩然失色。
9月7日,日中經濟協會就號召日本經濟界風云人物160多人、組成史上最大規模的訪華團,由現任會長、豐田汽車集團會長張富士夫親任團長,就稀土問題對華施壓。
但訪華團原定的與溫家寶總理、商務部陳德銘部長、及工業和信息化部李毅中部長的會談全部被臨時取消,而改由中國工業部原材料工業司駱鐵軍副司長、及商務部陳健副部長予以會見,就其希望中方修改下半年大幅削減稀土出口的陳情,中方明確答復:以中國目前的稀土儲藏量和全球儲藏率而言,在全球稀土出口量中所占比率超過90%,顯然是不合理的,希望日本向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其他稀土生產國提出呼吁,增加進口渠道。
中方的明確表態給日本經濟界敲響了“稀土危機”的預警,日本產業界一直擔心的“稀土危機”,最終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稀土危機”和日元走高成為日本媒體持續關注的不二話題,能否打贏白熱化的“稀土戰”事關日本汽車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的生死存亡,也關系到菅內閣能否免于內閣總辭。菅內閣打出的“稀土戰”應對策略,可以用“政官學民互相協調”一言概之,當然,這非菅直人獨創的新策略,實際上是日式“集團主義”文化的充分體現,也是日本既往應對危機最常用的手法。
危機解決第一步:3369億日元稀土預案金
首先,日本國會內迅速將之前因政黨掣肘而擱置的稀土回收利用法案提上審議日程,一旦該法案審議通過,在日本稀土的回收利用將受到法律的切實保護和嚴格約束。
其次,經濟產業相大畠章宏會提請國會追加專門應對“稀土危機”臨時財政預算,日本國會很快在10月26日即通過了3369億日元的追加預算案,專門用于和第三國合作開發稀土資源,支持日本企業從廢舊汽車和家電中回收提煉稀土資源。
一向相當謹慎、耗時很長的日本國會這次可謂動作神速,而且在目前日本財政吃緊、民主黨靠大力削減事業項目財政支出來爭取民意支持的情況下,慷慨地拿出3369億來專門應對稀土,重視程度非同一般。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