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似乎已經成為了流行,手機、食品、明星、春晚、搜索引擎……“山寨”產品五花八門,并形成了所謂的“山寨”文化。什么是“山寨”?有人說“山寨”是模仿,是借鑒,而有人直接理解為“假冒偽劣”或者“粗制濫造”。其實“山寨”,是有著兩重境界的。
為了創新而山寨
“山寨”的第一境界是為了創新而山寨。舉例來說,其實國內的很多檔知名電視節目,都有些“山寨”的味道,比如選秀節目、益智節目、相親節目。央視的《開心辭典》的原型,就是美國廣播公司收視率極高的真人秀節目《誰能成為百萬富翁》。這類節目中,獎金和獎品的設置,幾乎是最扣人心弦的所在。但《開心辭典》在做本土化改造時已經不把獎金和獎品作為主要賣點,而是通過包羅萬象的題目、選手的個性、主持人的影響力,形成了符合中國人收視心理的新形式,徹底完成了從借鑒國外節目到自主創新的質的轉變。如今它已經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益智節目之一。
再以互聯網行業為例,計算機的祖先是中國的算盤,但互聯網卻是地地道道的輸入品。即使是現在已經獲得成功的企業,在發展初期大多也是借鑒了國外的經營模式及創意。但成功的互聯網企業,都是中國人自己做起來的。比如百度、騰訊、淘寶。這種“山寨”并不是簡單的模仿或者復制,而是在克隆的過程中,汲取他人的經驗和教訓,并與自身的優勢及環境因素相結合,形成一股強大的創新力量,形成了特色產品和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做到了“后來者居上”。因此為了創新而“山寨”,是“山寨”的第一重境界,也是最高境界。
為了抄襲而山寨
“山寨”的第二境界是為了抄襲而“山寨”。當前國內很多企業始于抄襲,終于“山寨”,內容沒有創新,形式沒有創新,更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這種“山寨”其實就是一場模仿秀而已。
比如國內的網絡招聘行業,這個行業本來就是借鑒國外的經營模式,雖然經過十余年來的本土化改造,依然存在盈利化模式與競爭同質化的突出問題,細化與創新已經成為當前整個行業的一致要求,可仍有些招聘網站忙于模仿與抄襲。這種以抄襲的方法搭載知名品牌的便車,并進行虛假宣傳的行為,不僅是“山寨”的最低境界,而且已經構成不正當競爭,是非常嚴重的違法與侵權行為。
模仿同行業中已經成長壯大的企業是正常的,這樣可以縮短創業的周期,減少創業的風險,但模仿與借鑒并不是等于簡單的抄襲,任何簡單地一味模仿最后只能是無路可走。我國的企業只有完成從第二境界到第一境界的飛躍,才能求得企業自身的生存與發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