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Foursquar和Groupon開始成為新聞熱點,同時谷歌和Facebook在爭奪他們的地理定位功能(Places app)的市場上皆敗下陣來后,本地化網絡生活服務似乎將要席卷全球了。當雅虎和谷歌陷入了爭奪Yelp之戰的時候,eBay,亞馬遜,雅虎還有各路豪杰正爭先收購Groupon(編者著:今天最新的消息是谷歌以25億美金的價格買下了Groupon)。同時,雅虎再次使出渾身解數想拿下Foursquare,顯然他不滿足于僅僅吃掉Koprol.盡管有著類似于硅谷的熱潮,印度的本地化網絡生活服務似乎一點也不樂觀。這里本地化的生活服務浪潮已掀起過多次,可卻沒有成功地鑄就其價值。
我將簡單地介紹一下最大的三次席卷本地網絡服務的浪潮。
1,本地分類廣告:故事起源于十年前,當年有幾家公司投身于網絡服務的浪潮之中。但他們走的都是傳統的路線,沒有一家是通過互聯網發家的,而且他們很少去搜集本地的信息資源。其中,Sulekha就是一家得以幸存下來的公司,但由于其這項業務做的實在不怎么樣,它又不純粹主營這個。
2,地圖和本地搜索:地圖,本地搜索,行車路線…這次浪潮起始于2006到2007年間,每個街區的孩子似乎都能提供本地搜索服務(還記得Guruji和the Sequoia funding之間的喧囂嗎),或是地圖(多數人還信以為真了)。有趣的是,很少有人在這個領域里賺了錢,多數企業還是免不了關門歇業的命運,而在其中的市場領導者(分別是Justdial和MapMyIndia)是那些在商務和技術上精益求精的商家。
3,團購網,地理服務(LSB),Checkins(社會化,移動化等):沒錯,有很多關于此次潮流的流行語詞,而我們似乎也正身處其中。團購網現在正異;鸨,但LBS還沒有真正在美國和中國大展拳腳。
歷史無疑會告訴給我們一些事情。這三次潮流就有趣地提醒了我們如下幾點:
1,模式泛濫,內容為王:看看那些做得好的公司。 Justdial,MapMyIndia和一定程度上的Sulekha,都靠信息集合而取勝。這是實現可持續優勢的關鍵所在,因為本地區的數據并不真實存在于任何的公共資源之中。
2,雖然信息集合型模式可以持續,但不能立馬發家:讓我們面對現實吧。大多數的本地數據是被西方國家所掌控的,而地址數據(由此還包括地圖的瀏覽和檢索)大部分也在他們手里。雖然集合型模式對印度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會,但實現它的成本太高了。在印度本地的網絡服務模式中,只有團購網才能殺出一條血路,究其原因是由于其不需要綜合性的本地數據庫的支持。然而,集合型網站模式的問題是:只有當可利用的數據匯總起來時,它才對客戶有利用價值,再者其開銷也是相當之大的。
3,精細分類支持:或許市場上有很多本地網絡服務公司,但是賺錢的卻僅限于那幾家有著精細分類的網站。由于在精細化分類上的投入所帶來的收益,團購網又一次得益了。但作為一個提供本地搜索服務的普通商戶,你需要在整合信息(銀行,醫院等)上花大把的銀子,雖然這些信息有用,但卻不能賺錢。而另外一家專注于精細分類的網站——Burrp,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4,更好的手機+更好的地圖=LBS:一些網站試圖將LBS建立在存儲和轉發服務(SMS)的形式上,但是這對于那些自帶GPS功能的手機來說是不起作用的。由于地圖數據升級和GPS手機靈敏性的提升,這可能成為一個有趣并值得去關注的市場空間。
5,了解購買意向:模式正在從產生引導移動到實際銷售。網站越接近消費者,提供給中小企業(SMB)的價值就越大。
上述的好幾次潮流都是以少數的商家存活下來而結束,但是他們從沒有真正發揮出本地網絡服務市場應有的潛力。對于在未來的幾個月,在更先進的技術和數據基礎設施的帶動下將會發生什么還有待觀察,同時不論是LBS,還是存儲技術(in-store technologies)等等,將會在印度用戶群中,開拓一片天地。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