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案
群發短信應取得經營許可
據承辦此案檢察官任立新介紹,以短信群發方式經營廣告發布等業務屬于增值電信業務。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規定,經營增值電信業務的,應取得《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未取得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從事電信業務經營活動。如果沒有辦理相關經營手續,群發短信肯定是一種違法的經營行為。
委托該4人群發廣告短信的經營者是否應該一并擔責,任立新表示應該根據證據來定。她認為,如果委托發廣告的經營者在明知的情況下,還找沒有相應營業資質的人發廣告短信,他們有可能被定成共犯。但本案尚未追究相關委托經營者的責任。
據了解,公安機關曾就此案與電信部門進行了溝通。電信部門表示群發短信必須申辦特許經營許可證。未經許可便開展這項業務應屬于非法經營。這一結論成為此案立案偵查的重要支持。
■ 疑問
為何垃圾短信案件少
垃圾短信近年來如此之多,為何上述案件并不多見?北京易行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圣認為,這涉及到行業自律和外部管理等多方面問題。
“一些電信公司也群發廣告,顧客投訴無門,滋長了很多無資質的群發短信行為。”李圣說,諸如銀行等正規部門也會群發短信,即使有人投訴,也無很好的解決渠道。
其次,群發短信涉及的對象寬泛,很多群發短信方都無注冊備案,不僅電信部門很難監管,工商等部門也存在監管難題。
買賣群發器是否違法
律師李圣表示,群發器不在國家規定的管制工具(如管制刀具、衛星接收器)范圍內。
但是,群發器卻能被利用做違法犯罪的事情,比如發布詐騙短信、金融代理等。
此外,這種犯罪也有一定的隱蔽性,比如有人發匯款短信,短信里只有賬號和姓名,而很多有業務的人有時候也會發這種短信,監管時無法篩查。在未造成刑事案件的情況下,這些問題無法到達司法機關。
因此,對于群發器的管理上目前還處于盲點。
■ 追訪
網上群發短信廣告多
“群發短信20分鐘發送10萬條短信”,“群發短信24小時服務”,記者搜索“群發短信”4個字,網上跳出不下幾十條廣告鏈接,幾乎都有“400”開頭的客服電話,但無法辨明資質。
記者咨詢一家稱作“某信息技術通信平臺”的客服熱線,對方稱1萬條信息收費300元、90%的成功率。對方付費后,該公司會提供一個網頁版群發平臺,就可以群發短信了。但是記者提到《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時,對方卻不明白,她說公司有營業執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