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空空如也的影像店
網上購物、網上閱讀、網上電視……互聯網正在悄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科技改變生活,當然也會改變生意場。曾幾何時,熙熙攘攘的音像店如今已是門可羅雀。人民網海南視窗記者近日走訪海口市音像店中發現,隨著互聯網及儲存工具的更新換代以及盜版現象的屢禁不止,購買卡帶、CD唱片的市民越來越少了,音像店光盤銷量急劇下降。據業內人士介紹,曾經在海口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音像店,如今數量已減少至當初高峰時的20%不到,勉強生存下來的也是舉步維艱,前途迷茫。
誰動了音像店的奶酪
“音像店的經營一年不如一年了。”位于海口賓館附近的海南省音像發行中心辦公室王小姐對記者抱怨到,她說,2002年前后是生意最好的時候,“2005年以后,整個音像店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有mp3的人也越來越多,都在網上下載音樂,買CD和磁帶的人越來越少了。當年周杰倫的唱片賣個300、400張是很容易的事情,現在賣上100張就不錯了”王小姐說,鑒于日漸嚴峻的市場形勢,海南省音像發行中心原先在國貿及海秀路的兩家分店也相繼關閉,獨留總部在苦苦支撐著。
音像行業的最大競爭對手曾經是盜版碟。前些年,相關部門都在合力打擊盜版,正版碟市場環境漸漸好轉了,但沒想到,網絡的普及、網絡歌曲下載的流行,又讓音像市場遭遇了一次始料未及的“打擊”。在采訪中,不少年輕市民表示,他們已經很久都沒有去音像店了,“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電腦,網絡普及率高,網絡下載既方便又省錢,還可以隨時更新曲目,比起價格不菲且固定不變的CD好很多。”有些音樂發燒友告訴記者,在海口的音像店中缺乏前衛或獨立音樂,但是網上則能夠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更多的選擇,聽音樂選擇前往音像店可能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記者在街頭調查發現,大多數年輕人都使用mp3或其它播放下載器,很少有人還在使用隨身聽或CD機。“一張碟片至少要10元錢,可是不管是歌曲、電影還是電視劇,都能從網上免費下載。擺明著我們處于劣勢。”海甸島一家音像店營業員無奈地說。目前,人們獲取音樂源的方式已不再局限于CD,更多的是來自于互聯網或是音樂服務內容商,面臨變革的傳統唱片業,對網絡束手無策。互聯網是融合開放的空間,任何事物都無法向互聯網鎖門閉戶,更何況最需要“人氣”的音樂產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