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軟弱**********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蔬菜難銷的一個重要現象就是不能遠距離運輸,中間蔬菜商從田間每個農戶手中收菜再通過運輸送到城市里的菜市場,中途運輸費用居高不下,沒人去做沒有利潤的事情。
在北京新發地蔬菜市場,記者詢問部分搞批發的商販貨源地,他們說菜全是從香河、承德等地運來的。而中國最大的蔬菜基地壽光的菜,卻因為高昂的運輸費用,無法過來。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表示,中國流通業費用的幾個數字讓人震驚,全世界82%的收費公路在中國,流通成本占50%—70%。**********本k文k來k源k于k創k業k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預測部主任吳曉求表示,國內農產品生產價格素來都是“漲很難、跌很快”,農民是弱勢群體,在中間商面前缺乏談判能力,中間商通過渠道來牟利,最后通過層層加價到了餐桌上價格就高了很多。
但實際上,中間商的抗市場風險能力并不穩定。從菜農手中收上蔬菜來,才只是承擔風險的開始,尤其是還得考慮城市里的銷路,農產品保質期很短,一旦市場估計錯誤,成本就完全要自己承擔。中間商不能直接在城市里銷售蔬菜,要受制于城市里的市場,只能將蔬菜銷售給超市和當地的蔬菜批發商。**********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然而超市從小菜販手里收菜,不但沒能幫助小菜販解決蔬菜銷路問題,卻給小菜販帶來很大的壓力。
據記者了解,現在超市與商販的結款模式是產品銷售以后再給供貨商回款。小商小販的實力弱小,資本少,根本無法承受超市的回款方式,錢押在超市里就會導致資金鏈斷裂,沒有資本再去收菜,如此一來必然導致菜農的菜更沒法銷售。
蔬菜中間商辛苦卻收入有限,但農民認為他們壓價收購蔬菜,城里居民認為菜價太高是他們的行為導致的結果,兩邊都對他們有誤解,中間商的積極性受到打擊。**********本k文k來k源k于k創k業k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大公司出路**********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今年的蔬菜價格走勢,是違背正常市場規律的。”一位蔬菜批發商告訴本報記者,目前正處春夏交替,蔬菜還未到大規模上市時期,現有蔬菜尤其是葉菜應當有市場需求,正常的情況應該是隨著市場對葉菜需求增加,然后傳導到價格上來,導致價格變高。
而現實恰恰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農民因蔬菜豐收而受損,市民也因菜價高而埋怨,中間商也說自己沒有利潤。
“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是要降低流通費用,減少中間環節。關鍵是要放開市場。”趙小磊說,一直希望能有大資本進入蔬菜市場,這樣蔬菜流通就會變得更加通暢。但因為利潤太低,大資本不愿意介入,做蔬菜不如做房地產,誰愿意來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近期政府的宏觀調控有效地控制了菜價的上漲,降低了城市居民的消費。但今年3月份國家發改委約談數家農業生產企業,要求其不得任意漲價,這在某種程度上層層打壓了蔬菜收購價。
“調整蔬菜生產困境的前提,是政府盡量少干預菜價。蔬菜價格不能由政府規定,應該由市場調節,價格漲的時候,正是吸引其他行業資金向農業流轉的好機會。”**********本k文k來k源k于k創k業k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在市場情況下,蔬菜批發商就會根據市場情況進行運作,這在多位蔬菜經營者看來,是理想的模式。“目前城市的蔬菜流通模式是不對的。超市賣菜并不是普遍國情,中國人還是喜歡到蔬菜市場去買。而超市在支付蔬菜款項和其他商品一樣,都是延期數月才支付貨款。但其他商品背后都是具有經濟實力的企業,可以通過市場獲得資本支撐,而蔬菜商人卻很難具有這樣的實力。”
“在種子行業,孟山都一家公司,就做到數百億美元的銷售額,總市值高達400多億美元。面對忽高忽低的菜價,政府應該盡量遵循市場規律,制定長期的引導蔬菜種植、銷售市場發展的機制,同時建立公益性的大型蔬菜公司,加強管理和運營,避免出現各方利益都受損的現象。”趙小磊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