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在國美電器最強勢的供應商海爾、西門子每銷售100元的商品大約可以拿到55元的回籠資金,而最弱勢的是小家電企業,比如說一臺動輒幾千元的抽油煙機的實際成本往往只有1000多元,比如說帥康每銷售100元只能從國美回籠25元。
在陳曉看來,國美電器內部巨大的財務漏洞也是問題,國美電器從總部到大區,再到分公司,甚至門店和柜臺都成為了收費點,除了總部敲定的年度合同外,供應商還要與國美各個層次的領導交納相當數量的費用,這樣導致供應商已經不堪重負。
據介紹,國美電器的很多較好門店一個普通的柜臺主任每年從每家供應商處獲得的收益都超過萬元,這樣的財務黑洞可謂驚人。
陳曉表示,“2009年7月我們推出股權激勵除了捆綁管理層外,也是為了通過正面收入的增加來遏制這一灰色區域的蔓延,現在我離開后看來這一模式也難以為繼了。” **********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而為了轉嫁不斷增加的費用,其在國美電器銷售的商品價格往往高于其他渠道,陳曉表示,“現在只是消費者不清楚而已,一旦這個真相被消費者了解,那么國美的經營模式將難以為繼,國美的3C、IT數碼產品與電腦城相比是絕對沒有優勢的,而國美的門店一旦開到二三級城市如果還堅持這樣的模式必然要死掉。”
在他看來,這已經不是國美或者電器連鎖行業的問題,國內幾乎所有的賣場模式運營都不是所謂國外的商品經營模式,而是采取賣場經營模式,就連新出現的電子商城,比如說京東也是如此。 **********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陳曉告訴本報記者,“當電器連鎖行業的價格成為最高后,本來京東商城獲得了最好的快速成長的機會,但劉強東卻犯了個大錯誤,進行了很多橫向擴張,試圖將賣場經營的模式拷貝到網上去,這樣京東也是很難有前途的。”
對于國美電器提出的新開480家門店的計劃,陳曉表示,“這完全是不可能實現的,現在一二級市場已經飽和,北京市場就可以容納50-70家門店,現在有了200多家,而到二三級市場開店則沒有可能盈利,他們到哪里去開這么多店?”
他還表示,“做生意沒有這樣做的,對手要開370家,國美就要開480家,這完全是在賭氣,不是正常經營的方式。”
小股東模式的投資 **********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當外界都以為他會徹底退出江湖來頤養天年時,51歲的陳曉卻在籌劃著自己全新的事業,那就是做投資人。
值得注意的是,陳曉首先投資的其老部下束為建設的“明巢實業”,對于這次投資,陳曉表示,“一方面我天生對于流通業感興趣,另一方面束為在經過幾年的休息后開始創業需要支持。”
然而陳曉又并非只愿意投資原來永樂員工進行的創業,他告訴記者,“雖然永樂員工知根知底,是投資的重要參考因素,但有的人天生只能做打工者,所以我投資的對象絕對不只限制在永樂員工中,比如說我就投資了西門子中國區前銷售總監吳建科的項目。”
據悉,2010年7月吳建科離開全球白電排名第三的西門子公司,選擇了自己創業,成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服裝企業,而他與陳曉多年的交情成為陳曉投資其項目的重要原因。
陳曉還涉足互聯網領域。他剛剛投資一家在國內網上二手車租賃領域領先的51汽車網,他告訴本報記者,“對于找上門或送上門來的項目我的興趣并不大,我喜歡自己出去找感興趣的項目。” **********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在與本報記者長達兩小時的交流中,我們的談話經常被很多打進來尋求投資的電話打斷,陳曉表示,“我更愿意用小股東的身份來投資,因為對于創業期的高管,如果我作為大股東進入,他們創業的熱情會減退。”
當本報記者的采訪臨近尾聲的時候,陳曉又一次接到了電話,在電話中他又敲定了一家新的投資項目。
在陳曉看來,張大中成立的大中投資很多的投資是財務性投資,比如其對TCL、海信電器定向增發的參與,這樣的項目顯然不是陳曉喜歡的,他告訴記者,“我會選擇一些看好的項目并投入資金并與他們一起成長,并沒有對這些項目設立短期盈利的目標。”
陳曉選擇了做投資人,隨著其在國美電器最后部分股權的出手他手中又將增加5億多元的現金。陳曉表示,“即便到60歲我自己不再從事投資了,也會給這些創業的年輕人提供建議,我是不會閑下來的。**********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