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互聯網信息辦數據顯示,移動互聯網用戶可能突破6億,超過互聯網用戶數量。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日前披露的數據表明,2012年,中國將正式邁入“5億網民”時代。
移動互聯網的“炙手可熱”,“圍觀”監督和陽光公益的闊步前進,微博實名認證的嘗試舉步……眾多喧囂的背后,未來一年,在龐大的“圍觀”下,5億網民將共同進入更加良性有序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移動互聯網時代真的來了
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統計數據,中國手機上網用戶約3.5億人,微博注冊用戶已超3億人。而行業機構易觀國際的分析報告則指出,2011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已達4.3億,環比增長近50%;2012年,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將有可能突破6億,超過互聯網用戶數量。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錢小芊說,我國有9億手機用戶,他們都是移動互聯網的潛在用戶,因此移動互聯網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2012年,將是移動互聯網的真正爆發點。”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說。
面對用戶的高速穩定增長,互聯網巨頭、電信運營商、終端制造商、應用開發商紛紛搶灘。
對于移動互聯網時代可能帶來的業界大變局,語出驚人的馬云斷言,誰搶占了移動互聯網的先機誰就贏,三五年內,現有的巨頭很可能有的會掉下去,又有新的企業成長起來。
最多受眾撐起圍觀的力量
5億網民,意味著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人與互聯網親密接觸。“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已然到來。
從門戶網站到論壇、博客再到微博,中國網民經歷了微博1.0時代向2.0時代的轉變,他們已經從單純地從網絡獲取信息轉而成為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
“微博,毫無疑問已成為最大的輿論場,沒有哪一個傳統媒體擁有如此龐大的用戶群。更重要的是,在這里,每一個用戶同時又是媒體的參與者。”南方民間智庫發起人廈門浪說。
去年6月,郭美美事件如同火藥桶般點燃公眾的“慈善焦慮”。發端于社交媒體的疑問引起了眾多傳統媒體的跟進,在持續的關注下,廣東省慈善總會率先承諾自2011年11月開始全部賬目徹底公開。中國紅十字總會也在隨后決定公開2011年度財務,并承諾用兩年時間實現省級以上紅十字會捐贈信息公開制度化。
實際上,越來越的輿論監督在網絡媒體“首發”:從“中石化天價酒”到官員“微博直播開房”,再到天價過路費案件,它們成為2011年中國網民“圍觀”揭開現實弊端的一個縮影。
數億網民“圍觀”之下,作為“被圍觀”的各級政府及部門也在改變。如果說2011年是中國政務微博元年,那么未來這將從探索試點走向遍地開花。
上海交通大學發布的《2011年中國政務微博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在新浪政務微博的總數已接近2萬個,其中政府機構微博逾1萬個,官員個人微博8000多個。
互聯網將更加良性有序
2011年最后一個月,北京、廣州、深圳、上海等地先后出臺規定,微博個人用戶注冊需要使用真實身份。關于微博實名認證,不少網民認為有利于打擊網絡水軍、防止謠言,但也表達了對網民信息安全的擔憂。
言猶在耳,天涯社區4000萬用戶密碼泄露、廣東省出入境政務網444萬公民個人信息“裸奔”事件也再次證實了網民的憂慮不無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網民已經不再簡單的通過網絡發泄不滿,對任何一個新事物,也不會一邊倒支持或反對,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同時,更多的是理性表達訴求將是未來的大趨勢。”網友說。
實際上,在過去的2011年,網民積極參與公眾事務、理性表達民意訴求的例子不勝枚舉更。無論是在甘肅校車事件中,還是在空氣質量檢測標準的大討論中,更多的網民開始從制度建設的角度發表意見,期望政府建立相關法律法規、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在小悅悅事件曝光后,數億網民自發地組織了一場“拒絕冷漠,傳遞溫暖”為主題的愛心運動。在網民的“隨手發”推動下,蟄伏在草根大眾的心中的善,不斷浮出表面。“最美媽媽”、“火把女孩”、“豬肉佬”、“逼停哥”,網民們賦予這些可親可敬的“草根”個性標簽,用網民的方式將他們“頂起”。聚光燈,為草根英雄亮起。
展望2012,中國互聯網將更加良性有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