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案例涉及退款問題!皬埾壬f在京東一次性購買圖書12本(訂單號為106666289),其中有一本書發錯,客服稱只能退貨不能換貨。申請換貨后不成功,按原價返還金額;但返還金額不夠原價,且少于原價50%!
前一個案例幾乎涵蓋了涉及物流投訴的大部分細分問題,后一個案例表面上是客服問題,但實際卻觸及各單品成本的控制。
從客戶體驗流程來看,主要有三大環節:上網瀏覽的系統性售前體驗、決定購買的流程性售中體驗、配送和保障性售后體驗。而京東超過一半的問題集中在售后體驗上。
售后的突出性問題如何解決?按照劉強東的說法,“中短期目標依然是繼續投資物流,擴大訂單和售后處理能力”。但對于B2C企業現狀來看,急劇擴大訂單和售后處理能力本身是一對極大的矛盾,兩者經常處于沖突和協調中。
易購:擴張和系統化的矛盾
蘇寧易購的問題,與京東正好相反。
從蘇寧易購的投訴結構分析,超過10%以上的核心投訴點,分別是網站系統問題、退款難、發貨慢,其中系統性問題占據67%,在這個最集中的核心投訴點上,主要是能下單卻實際缺貨、訂單異常、電子優惠券無法使用、無法支付等四個細項。
我們也取兩個典型案例。第一個案例取自蘇寧易購社區網站,涉及網站系統問題。
“2011年11月2日,本人(投訴者)于蘇寧易購購買《百年孤獨》一本,網頁顯示現貨。本人當時下單,收到蘇寧易購短信提示將于11月7日收到貨;11月3日,本人又購買書籍《1Q84 BOOK3》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各一本,下單后收到蘇寧易購短信提示將于11月8日收到;現在是11月8日,我卻只收到1本書,時間有延遲我是理解的,但蘇寧易購方面另外2本書根本還沒有配貨,短信提示我將于11月16號之后才可以收到。我與客服聯系,對方說沒發貨是因為現在沒有貨,并說網頁當時顯示有貨,是說短時間內可以調配到貨,今天距離我下單已經快1周了,卻還沒有配到貨。邏輯如此混亂!”
第二個投訴案例取自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涉及因發貨慢導致的一系列售后問題!2011年9月4日,孫先生在蘇寧易購上購買了宏筆記本及電腦包,通過易付寶(蘇寧旗下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成功。9月5日,孫先生嫌送貨速度太慢,想取消訂單,在網站申請退貨。5日上午,蘇寧易購南昌的客服聯系他,稱已經取消了訂單。中午,孫先生在網上看到訂單并沒有取消,再次聯系客服,對方稱無法取消,叫孫先生撥打400電話客服,對方告知他已經取消了,孫先生堅稱網站顯示未取消,對方稱一個小時后聯系他。半小時后,南昌的客服打電話告訴孫先生訂單早就取消了,叫他不要再打電話,隨后直接掛斷。孫先生表示,現在蘇寧易購網站上他的訂單還是顯示支付成功,沒有取消。”
看上去,第二個案例涉及服務態度,但本質上和第一個問題如出一轍,是網站的系統問題。因系統的前后臺的銜接不暢,導致售后的衍生問題。
蘇寧易購新任總經理李斌在接受《經理人》采訪中表示,“每天困擾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把蘇寧零售20多年培育起來的服務價值,移到線上!睘榇耍刻斓某繒,李斌團隊討論的焦點就是客戶的各種投訴,在他看來,這是增加網站轉化率,乃至增加客戶重復購買率的出路。
但蘇寧易購的問題,不是在于如何勉為其難地去維護消費者利益,而是在網站系統各模塊之間的無縫暢通。這一問題不能徹底解決,即使李斌提出“建立500人的用戶體驗中心”進行數據挖掘和“最后一公里”物流配套得到落實,但也不能在本質上解決蘇寧易購的現存問題。正如李斌自己談到:“我們現在力求對整個流程進行優化!
3年后再下定論
根據京東、蘇寧易購在艾瑞咨詢今年Q3報告中自主銷售型B2C的排名,京東以37.8%市場占有率超出蘇寧易購5.5倍,但是從投訴量統計,涉及京東的投訴,也超出蘇寧易購的5倍,難道在B2C行業中,客戶體驗爭議是隨著市場份額水漲船高嗎?
1號店董事長于剛此前接受《經理人》采訪時表示,如果網站系統與物流配套,以及相關的消費者需求深度挖掘不到位就可能產生這種問題。1號店就堅持只在上海市場做實驗性探索,不戰全國市場,F在1號店在引入平安、沃爾瑪戰略投資后,也謹慎性控制規模發展,僅僅將市場邊界拓展到江浙兩省。
《經理人》從互聯網投訴平臺上,查涉及1號店的投訴情況顯示,上半年在被投訴網站上,1號店排在第7位,而根據艾瑞排名,1號店市場份額排名在第8位,看起來,B2C行業的高速發展與帶給消費者體驗之間的巨大落差,需要有新的扭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