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爭議的干洗劑
洗滌劑的安全性更是令人擔憂。
記者調查的這二十幾天,感受最深的是就是干洗劑的刺鼻氣味。全天都要敞開大門通風,否則就會覺得頭昏腦漲。一個在福奈特門店打工的小妹悄悄告訴記者,聽說聞多了干洗劑的氣味對身體不好,她已經打算辭職不干了。
兩家門店所使用的干洗劑均為一種叫做“四氯乙烯”的化工產品。盛放干洗劑的鐵桶上明確標明的成分就是四氯乙烯。記者曾在干洗機里采集了些干洗劑樣本,回來后做了一個實驗:將少量干洗劑倒在口香糖塑料瓶上,很快,瓶子外面的膠紙就裂開了,用紙巾擦拭后發現,塑料瓶的表層竟然已經被腐蝕溶解掉了。
記者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四氯乙烯有毒,具有強烈的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者可引發急性中毒,若不慎口服則會出現視力模糊、四肢麻木、抽搐乃至昏迷,可致死。
雖然我國現行國家標準仍將四氯乙烯接納為干洗劑,但美國加州已要求該州干洗行業于2023年1月1日前終止使用四氯乙烯,并得到了美國環保署的批準。
北京化工大學一位毒理學教授告訴記者,四氯乙烯不但對人體有害,而且對大氣層破壞也是很厲害的,目前國家環保部門對四氯乙烯的控制還是很嚴的。
不過,由于前期媒體報道曾引發四氯乙烯干洗劑安全性爭議,有洗染業人士與化學專家曾對媒體表示,四氯乙烯雖有一定毒性,但在洗衣店全封閉操作下不會有害。
十倍于成本的暴利
福奈特官方網站稱,福奈特系中法合資企業。北京市工商局企業信用信息查詢系統也顯示,北京福奈特洗衣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白品洲,企業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外商合資),該企業2006年6月8日前為內資企業,于2006年6月8日變更為外商投資企業。
普蘭德官網則稱,普蘭德1927年始建于上海,是國內第一家機器干洗衣物的洗染店,1956年從上海遷入北京,1993 年被原國內貿易部命名為“中華老字號”,2000 年被原國內貿易局批準為“全國十佳洗染店”,2001 年成為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員,2002 年被中國商業聯合會認定為“中國商業服務品牌”。
擁有外資、老字號等金燦燦的名號,福奈特和普蘭德的收費自然不菲。
普蘭德門店員工告訴記者,洗一件普通衣服平均成本是2元錢,一般收費都在10倍以上。
門店內盡管都懸掛著價目表,但店員往往會以污跡太多、衣物大小等理由坐地起價,尤其在“洗包”、“洗鞋”和“織補”等服務的收費方面,表現得更有“彈性”。
在普蘭德門店,“織補”服務是外包給其他公司的。一位顧客將一件皮衣送來修補,來店里取皮衣的“織補”工人報價僅為30元,但是普蘭德門店對顧客卻收了130元。收費人員對記者說,這個收費沒有標準,就看顧客能不能接受,收多收少,要看“賺錢的本事”。
有著這么多收費上的“訣竅”,一家這樣規模的門店,一年能賺多少錢呢?記者詢問了普蘭德洗衣店附近的地產中介,與洗衣店位置、面積相似的店鋪,一年租金約12萬元,約合每個月1萬元。
據給普蘭德門店抄表的工人介紹,普蘭德門店每月電費約2500元,水費約500元。此外,據記者了解,每個月消耗的四氯乙烯價值約200元。店內共有4名員工,每月人工費用總共7600元。如此算來,普蘭德雙井橋門店每個月的支出在20800元左右。
那么收入是多少呢?據記者粗略計算,普蘭德門店每天接收的衣物約為150件,如按平均每件25元的價格計算,該門店每天至少進賬3750元,每月毛收入在112500元,凈利潤可能高達91700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