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看見咱們國家的生活垃圾堆在一起,集中裝走、集中處理,我急得都受不了。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教授石英一提到“垃圾堆”就直皺眉。“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財富啊,咱們國家的垃圾回收,不能只靠幾個拾荒的人!”曾經到過多個國家進行過考察、交流的石英坦言,看到大量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被簡單處理甚至填埋掉,她特別心痛。
石英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低碳環保理念,“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買新衣服了,舊衣服重新搭配效果也不錯,上班基本是步行,不開車……”
本次全國人代會期間,石英專門提出了一份關于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回收的建議,她援引美國環境專家內貝爾研究的結果稱,“生活垃圾的90%都是可以回收的……實施垃圾分類回收變廢為寶,將不僅大大推進垃圾資源化進程,而且還會減少垃圾給環境帶來的污染。 ”
目前已有2/3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圍圈”
石英援引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的統計數據稱,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量超過1.5億噸,并且以每年8%~10%的速度遞增。“目前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累積堆存量已達70億噸,占地約80多萬畝……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圍之中,且有1/4的城市已沒有合適場所堆放垃圾,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垃圾包圍城市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石英在建議中這樣表述。在石英看來,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提升其回收再利用比例,引入社會化資本進行市場運營,將是我國提升垃圾資源回收利用的最終渠道。
政府可以提供補貼促進垃圾分類回收
怎樣破解垃圾利用率低、甚至“垃圾圍城”的問題,石英給出了幾項新穎的建議,其中最引人注目是引入連鎖企業,解決垃圾搜集地域覆蓋廣、分類后轉運難的問題。“如果這些企業做得好,可以考慮把一些垃圾免費送給它們,甚至政府可以提供補貼,促進垃圾的分類回收。 ”在石英看來,只有引進了市場化的運作模式,才能夠建立長效的、效率極高的資源回收再利用模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