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一般這個18K的是多少?
店主:一般是14K。
不光如此,這位老板還推薦給我們另一種來錢快的法兒,摻假還得費手工,不如干脆賣假貨。
店主:就是鈀金當K金賣,看又看不出來 。
說罷這位老板就拿出兩枚戒指給我們展示起來,用肉眼還真沒看出哪兒不一樣來。
店主:這個是鈀金。這個是18K金,成本差多少?
記者:價錢是差不少,這個鈀金含金量是多少,含金量很少。
不光是肉眼看不出來,就拿一些專業儀器來檢測也難以分辨。
國家注冊珠寶質檢師那寶成:黃金市場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飾品的成色。最為嚴重的是,用其他金屬代替,或者部分摻入貴金屬當中,如鉑摻銥或者金摻銥。主要原因是這個銥的光譜峰位,與金和鉑的距離很近,X熒光光譜儀很難分辨。但價格相差很大,存在很多利潤空間,用來欺詐消費者,廣大消費者最好到正規商場或者專賣店購買,最好購買配有有資質的,經過認證的權威機構出具的合格標簽的飾品。
目前,我國對商家出售貴金屬首飾,沒有檢測的硬性規定,貴金屬首飾品的成分、質量,主要靠品牌廠商自檢,或者商家自主、自愿地部分送檢,國家監管部門則是定期抽查。
一件金首飾里面,到底含有多少黃金,基本上就靠廠商的自律。但是,僅靠道德是無法保持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的,在黃金加工這個領域,還需要盡快出臺更加明確的監管措施,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讓大家的消費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