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了政策補貼的狙擊動作,還是想真心實意地做一票?
一股風潮正在涌動,網絡大亨們都已經開始或者宣稱開始涉足制造手機。
此間,有關政府將對自有手機操作系統開發進行補貼的消息在坊間流傳,電信業內直言:互聯網公司此舉和政府可能提供的補貼有關。
接受本報采訪的互聯網公司拒絕置評,但他們的手機制造計劃已經在路上。
5月17日晚,網易內部人士向本報確認,這家曾經的互聯網老牌門戶正在做手機,且配置不低價格不高——雙核,千元之下,視頻、游戲體驗非常流暢。
三天前,華為終端部門負責人余承東泄露了華為已與360就定制手機達成合作協議,周鴻祎不得不承認他在干一件并非自己擅長的事——做手機。一天前,百度也宣布和長虹推出第二款搭載了百度操作系統的千元智能手機。加上此前就做了手機的阿里巴巴和騰訊,現在已經有五六家互聯網公司涉足制造手機。
動力及推力
上述企業的動作,被認為是他們在推廣自有系統和應用入口。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依托于傳統互聯網的大佬們也面臨巨大的挑戰。大多數互聯網廠商采用簡單的內置APP的方法,復制其在PC上的成功策略,即通過免費模式贏取用戶,再借助手機平臺,推廣自身應用,等到達到足夠的量之后,通過增值服務,或者“流量批發”盈利。
這些互聯網大佬,無一沒有一群應用。譬如,網易目前就有網易新聞、網易閱讀、有道詞典、有道云筆記和其他應用。
很明顯,互聯網公司們賣的是手機,推的還是系統和應用,但這個決斷的背后還有更多的故事。
如此不約而同地發力手機,亦有政策誘因。本報獨家獲悉,中國政府高層在近日視察某通信企業駐外機構時,曾兩次表示,痛感中國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手機操作系統。
來自產業界的多個信息源稱,工信部也正在推進鼓勵中國互聯網公司發展自主知識產權操作系統的工作,并有可能針對開發者提供政府補貼。
亦有電信行業內部人士指出,互聯網公司突然高調出擊手機操作系統,和政府可能提供的補貼有關,不過,接受記者采訪的互聯網公司拒絕置評。
來自政府的推力亦是因為,工信部人士感受到國際通信產業的硝煙彌漫。
中興知識產權總監王海波稱,信息技術產業在知識產權領域陷入混戰的局面,舊勢力如諾基亞、愛立信、索尼等,不斷以領跑者自居,向后來者索要“買路錢”,而新勢力如中國的華為和中興通訊等,則不憚威脅,不斷沖破原有的藩籬。新勢力擴張的最原始方式,就是盡一切可能擴大專利技術的持有量。
通信企業全球化的專利布局,是為了經濟安全和經營考慮的。專利混戰的背后,是知識產權制度的全球性難題:電信行業要求互聯互通,這意味著一個統一的標準,即私有的專利變成了公用的必要和基礎,而后來者根本無法繞開;另一方面,電信設備技術高度密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沒有專利儲備,就意味著失去話語權。
專利申請、布局和訴訟中的商業考量,不僅僅是賠償和費用,它更意味著未來進入這個行業的門檻和壁壘。“我們需要對核心技術進行專利布局,通常是在其周圍申請一定數量的專利,形成必要的專利組合。”中興知識產權總監透露,“這樣做的好處很多:保護核心專利;迷惑對手,無論是用來消耗對手成本,還是防御性地申請專利,都是有目的性的”。
由于缺少專利儲備,在國際競爭中失利的老牌手機公司已經出現。比如代工出身的HTC,從去年財報看,專利已經為其進軍國際市場的制造了障礙,并需要為此付出更高代價。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