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失誤釀苦果?
【創業網 Cye.com.cn】“園區空轉的現象在鄂爾多斯很普遍,園區就是修了幾條路,沒幾個企業進駐,基本上是空的。”3月22日上午,在與伊旗政府一條馬路之隔的陸通大酒店的大堂里,剛與合作伙伴商議完如何向政府要回工程款的孫大乾對《華夏時報》記者稱。
坐在記者面前,孫大乾臉色灰暗,神色憔悴。他在伊旗政府部門工作多年后辭職下海去了南方,更換過許多工作,最后還是回到故鄉發展,依靠過去在政府的人脈資源,他主要承接基建項目中的綠化工程。
“我們的錢都墊進去了,但現在政府沒錢給。”對于伊旗現在的窘境,孫大乾將全部責任歸結到政府決策失誤,“市里主要領導拍腦袋,不按程序辦事,搞浮夸風,瘋狂上項目,造成城市空心化、工業園區空轉。”
他反問記者,一個除了煤炭就沒有其他資源,包括人口都缺的西部小城,建那么多的工業園區,除了頭腦發熱追求政績,還有什么能解釋?
據介紹,位于伊旗境內的鄂爾多斯江蘇工業園區定位為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規劃總面積238平方公里,核心控制面積170平方公里。規劃分三期建設,其中僅第一期工程規劃建設面積就達35平方公里,相當于澳門的總面積,大約是北京市東城區的六分之五。
孫大乾說,江蘇工業園區目前在搞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路網、電線電纜、辦公樓等,“動輒幾十平方公里的園區,需要多少投入?政府哪有錢,都是借債!”
上述地產商也向本報記者表達了同樣的擔憂。據他所知,鄂市市政府及各旗區政府債務沉重,“一個旗區少則上千億的負債”,要么借銀行的錢,要么借企業的,“我知道幾家大的企業都快被政府拖垮了,弄不好最近就會有大企業破產,哪有實力去工業園區投資?”
鄂市官方消息稱,全市18個重點園區中,自治區級園區8個,市旗兩級批準設立的園區10個,累計投入600多億元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已建成面積531.7平方公里,18個園區實現“七通一平”。
但是,因為鄂爾多斯資源單一,人才缺乏,招商引資成績不佳,即便少數入駐企業開工,其工程進度也相當緩慢,18個工業園區中相當一部分已經陷入尷尬之中。
“就以拿煤炭資源換來的京東方LCD生產線項目、華泰汽車整車項目來說,不是開工時間大幅后延,就是項目完成但產量大減,都與預期相去甚遠。”上述地產商說。
經濟懸崖如何勒馬
2011年,有關鄂爾多斯的一則消息震驚全國:其2010年的GDP總量達到2643億元,人均GDP為20800美元,超過香港成為全國第一。但一年之后,鄂爾多斯高利貸崩盤、樓市泡沫破滅的負面報道連綿不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