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機場選址
直指天津武清
東臨海域港口,西臨空運樞紐,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潛力無限。2005年國家通過《渤海灣地區港口建設規劃》,渤海灣港口建設和整合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而目前,機場的快速發展與整合也已提上日程,已經結成戰略聯盟的首都機場和天津濱海機場正在緊鑼密鼓地積極擴建,未來的首都第二機場無疑會將這場擴建運動推向高潮。
京津走廊是京津冀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是京津冀地區人口最為密集、經濟活動最為活躍的地區,理應成為首都第二機場獲得客流量的最佳選擇,報告表示,綜合京津冀地區機場分布的現狀、地勢地貌、氣象條件、空域狀況、地面交通條件,以及京津冀兩市一省的發展意愿等要素考慮,只有京津之間、廊坊市附近幾個場址具備建設大型樞紐機場的條件。報告表明第二機場選址:天津武清。
國務院在批復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時也強調,加強與天津市、河北省的協調與合作,重點通過協調落實鐵路、高速公路、首都第二機場選址、港口等重大區域基礎設施的布局,構筑面向區域綜合發展的城市空間結構,積極推進以京津城鎮發展走廊為核心的區域統籌協調發展。
關鍵詞點擊
■ “一軸三帶”
“一軸”是指以京、津兩大城市為核心的京津走廊;“三帶”是指以環渤海灣的“大濱海地區”為新興發展帶,以山前城鎮密集地區為傳統發展帶,以環京津燕山和太行山區為生態文化發展帶。
■ 大濱海新區
“大濱海新區”是指以天津濱海新區為核心,以秦皇島、唐山、滄州濱海地區為兩翼的地區。該地區未來將成為整個京津冀地區乃至華北地區發展的引擎。
■ 山前傳統發展帶
山前傳統發展帶是指燕山和太行山山前城鎮密集區。
■ 山區生態文化帶
山區生態文化帶是指燕山地區和太行山地區。歷史上燕山地區和太行山地區是“畿輔”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和文化資源豐富。
■ “新七環”
新七環是指將北京規劃的七環向外擴大到京冀交界處的七環,新七環自西南向東北依次連接涿州、固安、廊坊、香河、大廠、三河,直至平谷。
■ 首都第二機場
首都第二機場是指要在京津之間,建設的新樞紐機場,用以完善區域機場體系。其定位于大型國際機場,以全天候運行的樞紐機場標準規劃建設,并在此基礎上建設第二機場航空城,使之成為首都地區新的城市節點。
■ 現代航空城
機場建成后,以其為核心,附近的廊坊市區、天津武清、北京永樂三地統一規劃,形成一個以第二機場為核心的現代航空城。
■ 首都地區
就是《京津冀地區城鄉發展規劃研究一期報告》中的大北京概念,泛指北京、天津、河北地區。
■ 京廊津海走廊
隨著市際交通的逐步完善,“京廊津海”區域發展走廊已逐步形成,除了北京、天津兩座特大城市以外,廊坊和天津濱海新城的發展同樣大有文章可做。同時,“京廊津海”走廊兩端向張家口和唐山曹妃甸港、秦皇島延伸。
■ 河北“一線兩廂”
針對區域間地理位置、資源稟賦和經濟基礎不同的實際,河北提出“加快發展中間一線,積極推進南北兩廂”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即以石家莊、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島五市為“中間一線”,建設全省經濟發展的隆起帶;以邯鄲、邢臺、衡水、滄州四市為“南廂”,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以張家口、承德二市為“北廂”,努力實現經濟發展的新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