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新政得民心 北京求解交通困局 2007年1月3日,小李在北京白石橋南的交通卡辦理點,排了半個小時的隊,終于辦下了一張“交通一卡通”。
“刷卡只要4毛,花錢買票要一塊,還是辦卡劃算。”小李說。
從1月1日起,北京447條線路公交車刷卡乘車成人打4折、學生打2折,包括空調車在內公交線路的基礎價均調為1元。經北京市政府批準,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財政局、市教育委員會、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和市運輸管理局聯合下發了這個通告。
這幾天來,在辦理交通IC卡的地點,往往都是排起了兩條長隊。一隊辦卡,一隊充值。
“刷卡乘車方便便宜,這點道理誰不懂?”白石橋南交通卡辦理點的工作人員李女士說,來辦卡的市民“絡繹不絕”。
車票打折,是北京公交新政內容之一。“把更多市民吸引到公共交通上來”,此舉意在解決長期以來困擾北京的交通擁堵問題。
“堵城”北京
首都,北京。它還有一個別名——“首堵”。雖然,現任市長王岐山不喜歡這個別稱,但生活在這里的民眾對北京的交通擁堵卻深有體會。就算不是“首堵”,北京也是有名的“堵城”。
“一定得選最難乘的公交車,做就得做最優秀的乘客,乘最擠的公交車……您說乘這樣的車會擠成什么模樣?(我琢磨著跟壓縮餅干差不多了吧)壓縮餅干?那是開始,至少要擠成相片才行……”電影《大腕》的經典臺詞被改編為擠公交車的內容,成為了網絡的笑料及市民茶余飯后的談資。
公交車擠,車少是一方面原因,車少而又走得慢——上車的人在不斷增多,擁擠那是自然。目前,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287萬輛,其中私家車占200萬輛,在上下班時段,北京的幾大主干道似乎并沒有暢通無阻過。
據統計,北京城市干道平均車速比十年前降低約50%,市區主要路口中,嚴重阻塞的達60%。
當然,堵車的問題也曾解決過。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舉行。人們驚奇地發現,擁堵的北京不見了。
“我們沒有限制任何私家車,沒有要求市民放假。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很多市民主動放棄私家車出行,改乘公交車,公交出行率達到了40%,峰會期間北京道路暢通。”在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交通委員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劉小明說,這是北京市交通成功的應急案例,也是市民參與城市管理,共同努力緩解交通問題的成功典范。
然而,非洲友人走了,交通擁堵又來了。
“非洲朋友,別走!”這個因中非合作論壇流行起來的句子,如今并沒有從北京民眾的口頭消失。
市長取經
不承認北京為“首堵”的市長王岐山,似乎也為北京的交通問題感到焦灼。
2006年11月13日,原本是來出席兩天后開幕的第十屆京港合作洽談會的王岐山,為的是考察香港的交通。
在這兩天里,王岐山與其多名同僚參觀了香港多個地方,了解了香港解決交通問題的相關情況。“要實實在在學習先進有效的交通管理運作經驗。”王坦言。
在京港合作洽談會上致開幕詞時,王岐山專門談了北京的交通擁堵問題。
“我特別要講的是,煴本┦姓府犠罱就要出臺今年緩解交通的重大措施,因為說一千道一萬,這么大的都會城市要害還在于公交。”王岐山說,北京擬用于解決交通問題的“三大招”是:降低公交票價、提高公交車利用效率、公交公司香港上市。 針對北京空調巴士線路乘客稀少,而非空調普巴則擠滿了人的狀況。王岐山提到,“這不符合和諧社會煹囊求牎1本┙加大對公交系統的財政補貼,把票價壓下來。”
除了在票價上作文章,調整混亂的公交線路、利用資本市場籌措資金,也是考慮的范圍。王岐山批評,北京的公交線路安排不當,幾乎所有的公交線路都要走長安街。
在離開香港前,王岐山提出解決北京交通的十六字方針:公交主導、線路調整、體系改革、管理加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