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順應服務業全球化潮流,服務業國際化將不斷加快。 “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比重和水平,特別是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2007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07]7號)對加快服務業發展與升級做了全面部署,并將擴大服務cye.com.cn業對外開放、積極承接國際服務外包作為發展服務業的重要途徑。為了適應世界服務業信息化現代化全球化的新趨勢,服務業“引進來”將進入大發展時期,同時服務業“走出去”也會逐步起步。我國已成為國際服務外包重要目的地,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將是我國參與服務業全球化的突破口;服務業吸收外資、吸納國際服務業轉移步伐cye.com.cn大大加快,以開放促進服務業跨越式發展面臨寶貴機遇;同時,要逐步創造條件支持有實力的服務業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在大風大浪中鍛煉成長,引入國外服務供應商先進的管理系統、經營理念、軟硬件技術以及新的業態,提升服務業創新能力,加快服務業現代化。
第七,推動企業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我國要加快從經貿大國向強國的轉變,全面提升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必須按照黨的十七大的要求,支持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自己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未來,一是將進一步優化公共與中介服務、不斷完善相cye.com.cn應的戰略和政策;二是創新對外投資方式,注重利用好并購與戰略聯盟等新方式;三是推動企業國際化能力建設,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四是積極引導企業在參與激烈的國際競爭過程中經受鍛煉,逐步孕育培育具備核心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
第八,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提高金融國際化水平。我國近年來外匯儲備增長很快,到2007年底已超過1.5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資本項目凈流入是外匯儲備增加的重要來源。我國目前已告別“雙缺口”階段,同時已經進入直接投資項目凈流入減少的階段,已有能力和條件逐步加快金融國際化步伐,在推進金融改革與創新的基礎上,以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為主體,擴大對外直接投資和條件形式的間接投資,達到緩解國際收支失衡、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和流動性過剩的效果。
第九,緩解資源約束,推進能源資源領域國際化合作。我國是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如我國人均擁有石油、天然氣不到世界人均擁有量的1/8和1/20,在已探明的45種主要有色金屬資源中,我國人均儲量僅為世界cye.com.cn平均水平的一半。新一輪經濟增長期以來,一些重要大宗能源資源供給矛盾加劇,對國際市場依賴加深。未來,伴隨工業化城市化的推進特別是相當一段時間內重化工業的擴張,能源資源矛盾可能還將持續和加劇,需要積極參與國際能源資源領域的合作與協調;推動有實力的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強海外資源的合作開發與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