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盤的深度調整,早先一度成為市場焦點的創業板已經漸行漸遠,被大家所淡忘,雖然偶爾也會成為大家的談資,但誰都知道,短時間內已沒有推出的可能。那么未來創業板究竟還有沒有推出的必要呢?
1. 當去年市場還沉浸在股改勝利的喜悅中時,盡快推出創業板成了市場各方的共識。無論是證監會管理層的積極作為心態還是券商/基金/投資機構/PE投資商拓展新業務的機會,或者產業資本/中小企業等都對其寄予厚望。目前的情況是無論是主板和中小板跌幅都已達60%以上,且源源不斷正在或將要解禁的大小非/300多家正在排隊等候的擬上市公司,其需要的海量資金已讓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在未來的2~3年內根本看不到大盤反轉的希望。而創業板一旦推出對主板和中小板的資金分流作用不可小視,監管層絕不會因小失大。
2. 從國際上看,只有美國的創業板是成功的,其他基本上沒有成功的;中國的資本市場其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市場的監管水平和實際執法效果大家有目共睹。在主板運營尚未穩妥的情況下,對創業板的成功運營實在沒有多大把握。很可能的情況是,一番爆炒后,市場就此熄火。而如此多的中小企業,本身就處于非常不穩定的發展期,證監會如何監管,確實是個大問題。在維穩的背景下,與其推出創業板未來可能存在的騎虎難下,還不如停止這種沒把握的事。正如B股一樣,現在如何處理就是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