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農業“第二個飛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江蘇省大力推進糧食高產技術普及化和高效農業規模化,糧食總產由全國的第5位上升為第4位,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由全國的第6位上升為第4位,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江蘇省委、省政府和各級組織加快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促進江蘇現代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加快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有利條件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要求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這為我們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有力保障。
江蘇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取得了初步成效。到2008年底,全省共發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經營型和統一服務型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面積2280萬畝左右,約占全省耕地面積的30%,有效提高了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江蘇加快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條件已基本具備。從江蘇目前情況來看,農村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和城鎮就業的比重已達63.9%,農村經濟中非農產業比重已超過93%,主要農作物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72%,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逐步健全,江蘇已基本具備了加快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條件。
加快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基本思路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江蘇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總體思路是:以農業現代化為目標,以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為基礎,加快發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經營型和統一服務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大力提高農業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水平,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到2012年,全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總面積占耕地面積的比重要達到50%左右,其中蘇南為70%,蘇中為50%,蘇北為40%;到2020年,全省達到80%以上。
|